五年制高职助产专业
实 施 性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二〇一八年七月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五年制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试行)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助产(专业代码:620202)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
办学层次:普通专科
三、培养目标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本位,培养掌握助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和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产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妇幼保健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医院临床产科工作岗位、妇幼保健机构工作岗位、计划生育机构工作岗位、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其他岗位:如孕妇学校、亲子活动中心、月嫂培训中心等社区家政服务机构,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妇幼工作部门等。
职业资格
1.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国家护士执业资格。
2.江苏省助产技术资格证书。
3.鼓励学生取得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技能资格证书。如保育员、育婴师等。
(三)继续学习专业
本科助产及相关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 思想道德: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科学文化:具备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较高的知识层次,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并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达到专科毕业生应具有的文化水平。
3.业务素质:有正确的服务观念,摆正自己与孕产妇的位置,认识到以产妇及胎婴儿为主体,自己是为孕产妇服务的工作人员,尊重孕产妇及胎婴儿的人格及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友好的服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流技巧;具有良好的产科技能及基础理论,能安全,熟练,适时地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能熟练的观察产程,提供分娩镇痛的服务,具备监测母婴情况的适宜技术;具备责任心,同情心,善待孕产妇,胎婴儿及家属;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能让孕产妇及家属了解分娩有关知识;具备产科急救技能,保证母子平安;具备一定科研能力,能总结服务中的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对产时新模式有正确的认识; 具有创新精神;具有相当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4.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二)职业素质
职业岗位 | 工作任务 |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 |
产 科 方 向 | 产前门诊 | 知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妊娠生理;妊娠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炎等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优生优育;孕妇心理;产科发展新理论。 技能:早孕诊断;四步触诊;骨盆内外测量;胎心听诊及胎动监护;孕期健康教育;导乐服务;孕期心理疏导。 素质:拥有“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的服务理念和“关注女(母)性,热爱生命”的职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流技巧;能掌握本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规范地进行本岗位的技能操作。 |
产前休养室 | 知识:产前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分娩先兆及临产表现;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孕妇产前心理变化;基础护理;合理用药。 技能:胎儿宫内监护技能;胎心听诊、胎动监护及胎动监测;分娩先兆识别;正常临产识别;生理产科与病理产科的识别;心理疏导技能,如:放松技术、心理暗示、支持疗法等;基础护理技能,如: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给氧、备皮、导尿、灌肠、鼻饲、各类注射、输液输血等。 素质:拥有“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的服务理念和“关注女(母)性,热爱生命”的职业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流技巧;能掌握本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规范地进行本岗位的技能操作。 | |
待产室及产房 | 知识:正常分娩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原则;分娩机制;异常分娩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产后2小时母体的变化;产科急救措施;母乳喂养;基础护理;合理用药;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技能:临产后肛查;临产后阴道检查 ;宫颈评分;四部触诊;骨盆内外测量;外阴冲洗;外阴消毒;接产前铺巾;会阴保护;人工破膜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会阴侧切及缝合术;断脐及脐带处理;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方法;新生儿Apgar评分法;新生儿胸外按摩;人工剥离胎盘术;婴儿直角喉镜的气管插管术;胎头吸引术;催产素的使用;产程图的使用;胎盘检查;新生儿复苏囊使用;心理疏导技能,如:放松技术、心理暗示、支持疗法等;基础护理技能。 素质:拥有“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的服务理念和“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爱婴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流技巧;能掌握本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规范地进行本岗位的技能操作。 | |
产后母婴休养室 | 知识:母乳喂养的好处;乳房结构及功能;正常和异常新生儿的表现及护理要点;产妇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计划生育方法;基础护理;合理用药;产后妇女的心理变化特点。 技能::母乳喂养技巧,如早吸吮、抱奶姿势等;乳房护理技能如挤奶手法等;会阴冲洗;新生儿抚触技巧;新生儿沐浴和新生儿游泳技能;正常新生儿与异常新生儿识别技能;计划生育指导;抑郁自评量表的使用及产后心理疏导。 素质:拥有“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的服务理念和“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爱婴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流技巧;能掌握本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规范地进行本岗位的技能操作。 | |
家庭化产房 | 知识:产前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分娩先兆及临产表现;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正常分娩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原则;分娩机制;异常分娩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产后2小时母体的变化;产科急救措施;母乳喂养的好处;正常和异常新生儿的表现及护理要点;产妇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计划生育方法;基础护理;合理用药;孕产妇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变化特点。 技能:临产后肛查;临产后阴道检查 ;宫颈评分;四部触诊;骨盆内外测量;外阴冲洗;外阴消毒;接产前铺巾;会阴保护;人工破膜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会阴侧切及缝合术;断脐及脐带处理;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方法;新生儿Apgar评分法;新生儿胸外按摩;人工剥离胎盘术;婴儿直角喉镜的气管插管术;胎头吸引术;催产素的使用;产程图的使用;胎盘检查;新生儿复苏囊使用;心理疏导技能,如:放松技术、心理暗示、支持疗法等;基础护理技能。 素质:具备有生育经验、工作满十年、技术精湛、形象优美、人际沟通能力强等条件。拥有“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的理念和“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的爱婴精神;诚实守信、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慎独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 |
产后康复门诊 | 知识:盆腔及盆底的解剖结构;分娩后的复旧规律;产后常见健康问题;产妇心理需要。 技能:生物反馈治疗、光波治疗和产后康复按摩等。 素质:有现代康复理念,理解新时代产妇需要,能提供产后康复服务。 | |
妇幼保健方向 | 妇幼保健 | 知识:妇女保健服务知识,如新婚时期性保健知识,婚前健康体检内容,孕期保健知识,高危孕妇保健内容,产褥期访视内容,妇女病的防治,青春期保健要求内容等;儿童保健服务知识,如科学喂养,儿童早期教育,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等;计划生育知识;助产知识。 技能: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能;心理卫生咨询技能;营养指导技能;生长发育监测技能;妇女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技能;妇幼卫生服务及技术管理等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的技能;助产技能。 素质:热爱妇幼保健工作,遵循“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能吃透母婴保健相关法律法规精神,掌握本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规范地进行本岗位的操作技能。 |
其他方向 | 计划生育指导站 | 知识:计划生育方针、政策;避孕节育知识;优生优育知识;生殖保健及相关医学知识。 技能:宫内节育环放置与取出术;人工流产术;输卵、精管结扎配合术;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素质:能吃透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精神,掌握本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规范地进行本岗位的操作技能。 |
六.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期 | 学期周数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入学 教育 与 军训 | 劳 动/机 动 周 | ||||
授课 周数 | 考试周数 | 实践、实训、见习 | 岗位认知 (含入学实践教育) 顶岗实习 | ||||||
内容 | 周数 | 内容 | 周数 | ||||||
一 | 20 | 16 | 1 | 岗位认知 | 1 | 1 | 1 | ||
二 | 20 | 18 | 1 | 社会实践 | 1* | 1 | |||
三 | 20 | 18 | 1 | 社会实践 | 1* | 1 | |||
四 | 20 | 17 | 1 | 专业实训Ⅰ | 1 | 1 | |||
五 | 20 | 17 | 1 | 专业实训Ⅱ | 1 | 1 | |||
六 | 20 | 17 | 1 | 专业实训Ⅲ | 1 | 1 | |||
七 | 20 | 17 | 1 | 综合实训 | 1 | 1 | |||
八 | 22 | 顶岗实习 | 20 | 2 | |||||
九 | 22 | 顶岗实习 | 20 | 2 | |||||
十 | 20 | 16 | 1 | 助产综合实训 | 1 | 1 | |||
毕业设计 | 1 | ||||||||
合计 | 204 | 136 | 8 | 6 | 41 | 1 | 12 |
注:带*安排在课外活动或假期进行。
七、教学时间安排(见附表)
八、主要专业课程及内容要求
序号 | 课程 (课时)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教学实施建议 |
1 | 助产入门 (36课时) | 了解助产专业发展的历史及未来趋势,学习并掌握助产学基本概念、助产士素质及行为规范、助产士角色、助产士工作方法等知识。目的在于早期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了解助产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 | 1.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人的心身整体评估为核心,助产技能操作中突出整体理念,模拟操作和实验见习中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运用与病人沟通和健康教育的技巧。 4.实施有效的学习评价。通过提问、作业、理论考试、模拟情景考核、个案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 |
2 | 人体结构与功能 (136课时) | 学习人体生长发育、各系统的组成、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规律。为学生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临床助产专业课程以及再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密切联系临床,注重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5.实施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参与度。 |
3 | 病原生物与免疫 (72课时) |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介绍引起人类疾病的基本因素以及疾病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学习免疫学基础、致病微生物、社会心理致病因素、人体寄生虫以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理和病理变化。为后期课程提供衔接平台。 | 1.采用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多媒体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讨论、实验与实验报告的书写、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等手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态度进行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4 | 生物化学(36课时) |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了解近期生物化学的新进展,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促进师生互动。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4.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实施多元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
5 | 人体病理基础 (68课时) | 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主干课程。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医用生物学、人体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为其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是疾病诊断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2.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多媒体技术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3.注重与前期及后续课程的衔接。 4.实施有效的学习评价。通过提问、作业、病例讨论、理论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 |
6 | 助产药物技术 (68课时) | 主要学习药物学的基本知识,即药物的作用、主要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及用药监护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的宣教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讨论以及临床案例分析,让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药理基础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护理专业课程的衔接。 3.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助产职业技能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 4.结合助产专业特点和本课程特点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
7 | 中医孕产护理 (34课时) | 了解我国传统医药孕产护理学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祖国医药孕产护理学的发展概况,初步掌握一定的中医孕产护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运用中国传统医药理论进行孕产服务打下基础。 | 1.教学必须积极调动学生的医学基础和人文社会学基础的知识贮备。 2.运用简单直观的教学方法将中医理论用多媒体、示范教学仪器、模型和设备的形式表现。 3.在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应强调对内容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抽象的记忆,通过个案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的内涵,从而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辨证性的思维能力。 |
8 | 孕产护理学基础 (204课时) | 主要学习和理解人类应激、人类发展、人类环境、人类需要、健康教育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孕产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学习孕产护理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病情观察;掌握各项孕产诊疗护理技术、助产文件书写等。 | 1.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人的心身整体评估为核心,护理技能操作中突出整体护理理念,模拟操作和实践见习中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运用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和健康教育的技巧。 2.开展情景教学;强化技能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拓宽和深化学生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思路;加强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慎独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3.根据教学内容科学使用多媒体、模型和其他设备。 4.实施有效的学习评价。通过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 |
9 | 孕产健康评估 (68课时) | 通过学习,掌握孕产妇健康评估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孕产健康史的采集、孕产妇体检与标本采集等,能从社会、心理和社会角度对孕产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估。 | 1.教学内容应渗透人文关怀,将尊重、关爱病人的意识与各种操作有机结合,逐渐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2.改善教与学的方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基于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有效学习等,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演示、模仿、练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经过严格训练,掌握规范的动作要领和操作流程。 |
10 | 产科学 (102课时) |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产科学要求,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及从事临床助产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助产技术工作,并有继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 | 1.任课教师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临床一线,了解母婴护理的发展。 2.实践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人的心身整体评估为核心,突出整体护理理念。 3.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示范教学仪器、模型和设备; 建立稳定的医院实习基地,完成集中临床见习任务。 |
11 | 妇科护理(102) | 学习妇女在非妊娠状态下,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临床特点,评估其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诊疗和护理措施,并对患者及其社会成员进行健康教育。 | 1.任课教师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临床一线,了解母婴护理的发展。 2.实践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人的心身整体评估为核心,突出整体护理理念。 3.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示范教学仪器、模型和设备; 建立稳定的医院实习基地,完成集中临床见习任务。 |
12 | 儿科护理 (85课时) | 内容包括婴儿期到青春期的健康问题。主要学习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措施,儿科常用诊疗措施及护理方法,能对小儿常见疾病进行护理。 | 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考纲为标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灵活、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紧贴临床,采取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相结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做到资源共享。 |
13 | 成人护理(340课时) | 主要学习成人各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措施与评价,各专科疾病诊疗技术等。 |
3.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水平的培养。 4.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元评价方法。 5.加强职业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关爱、尊重病人的慎独的职业素养。 |
14 | 母婴保健 (34课时) | 包括围生儿、婴儿和妇女各期的身心与社会特点;身心保健的制度管理,健康监测、教育、指导与预防接种,以及妇婴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前与临床预防和康复促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在妇幼保健岗位上全方位地进行促进妇婴健康的工作。 | 1.采用案例教学、PBL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能力培养。 2.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等教学手段,重视临床见习的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
15 | 危急症 护理 (34课时) | 熟悉常见急危重症病情的护理评估、配合抢救与护理技术,掌握常用的救护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等。 | 1.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开展做中学、做中教,有效达成本课程教学目标。 2. 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和考核。 |
16 | 遗传与优生(34课时) | 学习优生、优育的相关环境因素及优生优育的具体措施 | 1.以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互动。 2.加强实践教学,深入社区感知、见习和在校内仿真实训实践。 3.实施多种形式的有效的教学评价。 |
九、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师资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教学团队要求
1.师生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专任专业教师数与本专业在籍学生数比不低于1:30;专任专业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高级职称30%以上。
2.专业负责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教师职务,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或与所任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职务。
(二)专任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取得教师执业资格证;具有医学或护理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应用能力。
3.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每2年须有2个月到医院实践训练,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相关的专业技术职务。
(三)专业兼职教师任职资格
1.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30%,均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
2.在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岗位工作,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3.具有一定的专业教学经历和教学水平。
4.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责任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5.有保证完成兼课任务所必需的时间。
十、实训(实验)条件
按高职教育实验实训要求,建立与助产临床相一致、具有仿真助产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分为基础护理、专项护理、拓展护理三大模块;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老年护理技术、精神科护理技术、助产礼仪技术、心理护理技术等实训室。
在校外实训基地均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满足学生的门急诊、内外妇儿病区、手术室产房、监护室等临床实践的实习。
护理(助产)实训室主要仪器设备(按每班40人标准配备)
序号 | 实训教学 场所 | 主要功能 | 主要仪器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1 | 基础护理 技术实训 室 | 用于铺床、病员运送、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口腔护理、晨、晚间护理、床上洗发、床上擦浴、压疮的护理、生命体征测量、鼻饲、导尿、灌肠、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冷热疗、洗胃、吸痰、氧气吸入、尸体护理等基础护理项目训练 | 医用人体秤 | 1台 |
病历车 | 1辆 | |||
医院办公系统 | 1套 | |||
病床单元 | 10套 | |||
平车 | 1辆 | |||
轮椅 | 1辆 | |||
电热煮沸消毒器 | 1个 | |||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1个 | |||
紫外线消毒车 | 1辆 | |||
治疗车 | 10辆 | |||
晨间护理车 | 2辆 | |||
洗头车 | 2辆 | |||
成人女性护理人 | 10个 | |||
成人男性护理人 | 1个 | |||
气垫褥 | 1个 | |||
压疮仿真模型 | 1个 | |||
红外线治疗灯 | 1个 | |||
牙模型 | 5个 | |||
电子血压手臂 | 1个 | |||
台式汞柱式血压计 | 10个 | |||
发药车 | 2辆 | |||
超声雾化器 | 2个 | |||
皮内注射模型 | 10个 | |||
上臂肌内注射模型 | 10个 | |||
臀部肌内注射模型 | 10个 | |||
静脉注射手臂模型 | 10个 | |||
静脉注射泵 | 1只 | |||
快速过敏试验仪 | 1台 | |||
输液泵 | 1台 | |||
抢救车 | 1辆 | |||
全自动洗胃机 | 1台 | |||
电动吸引器 | 5台 | |||
氧气甁 | 5个 | |||
2 | 健康评估技术 实训室 | 用于病人一般状态和胸腹部体征评估训练。用于心电图机描记和心电图识读训练。 |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教师机) | 1套 |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学生机) | 10套 | |||
心电图机 | 10台 | |||
3 | 内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各种穿刺、血糖测定、胰岛素注射等操作技能训练。用于心电监护仪操作训练。 | 多种穿刺模拟人 | 10个 |
快速血糖仪 | 10个 | |||
胰岛素注射笔 | 10套 | |||
心电监护仪 | 10台 | |||
4 | 外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手术室手消毒、穿脱无菌手术衣、脱戴无菌手套、配合安置手术病人体位及铺巾操作项目训练。用于器械台管理,正确传递器械项目训练。用于外科常用护理操作项目训练。 | 手术床 | 2台 |
无影灯 | 2个 | |||
麻醉呼吸机 | 2个 | |||
手术室洗手池 | 2套 | |||
创伤护理模拟人 | 5个 | |||
局部创伤模型 | 10个 | |||
骨科牵引床 | 2张 | |||
5 | 急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心肺复苏(CPR)操作训练。用于各种切开、插管的配合操作训练。用于配合完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训练。 | 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 | 10个 |
电除颤仪 | 2个 | |||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 5个 | |||
喉镜 | 5个 |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训练仿真模型或PICC训练仿真模型 | 5套 | |||
6 | 妇产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孕妇检查的护理技术、胎心监护技术、接生配合技术、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妇科检查护理配合技术、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手术配合技术训练。 | 女性骨盆模型 | 10个 |
分娩机制示教模型 | 10个 | |||
孕妇产科检查模拟人 | 10个 | |||
多普勒胎心监护仪 | 2个 | |||
多功能产床 | 10张 | |||
分娩综合技能训练模型 | 10个 | |||
乳房按摩模型 | 5个 | |||
难产示教训练模型 | 5个 | |||
胎头吸引器 | 5个 | |||
妇科检查床 | 5张 | |||
妇科检查模型 | 5个 | |||
7 | 儿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儿童测量、约束、哺喂、抚触、盆浴、臀部护理等项目训练。用于正确使用婴儿培养箱、婴儿辐射暖箱、光疗箱等技术项目训练。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项目训练。 | 婴儿护理模型 | 10个 |
婴儿洗浴池或浴盆 | 10套 | |||
婴儿培养箱 | 1个 | |||
婴儿辐射暖箱 | 1个 | |||
新生儿光疗箱 | 1个 | |||
幼儿全身静脉穿刺模型 | 2个 | |||
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模型 | 10个 | |||
8 | 中医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穴位定位、艾灸、拔火罐、刮痧、熏洗、药熨、耳穴贴压技术项目训练 | 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 1个 |
足部按摩模型 | 5个 | |||
手部按摩模型 | 5个 | |||
耳针灸模型 | 10个 | |||
探棒或探笔 | 20个 | |||
9 | 精神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常见精神疾病病人护理训练 | 模拟精神病房 | 1间 |
10 | 心理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和放松、心理危机干预技术训练 | 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软件 | 1套 |
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 | 1套 | |||
多媒体及网络设备 | 1套 | |||
11 | 助产礼仪技术 训练室 | 用于护士执业着装、行为举止规范训练 | 多媒体设备 | 1套 |
墙面镜子 | 1面 |
十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苏政办发【2012】194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
苏教职【2012】36号《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7号】文件《护士条例》。
国家卫医政发〔2011〕96号文件《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二)课时及学分分配
五年课程总学时为5239学时,297学分。课程结构主要由两大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20门课(不含任选课程)共1796学时,专业技能课程模块24门课共2999学时(不含任意选修课,含毕业顶岗实习40周1200学时),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课时比例为3.7:6.3。
本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强调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念,因此,在德育课程中增设护理美德、职业防护等内容;在语文课程中增设护理文书和人际沟通等内容;在数学课程中增设数理统计内容;在英语课程中包含专业英语等内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增设护理信息技术、医学文献检索等内容;在物理课程中增设护理常用仪器的使用与保养等内容。
第1学期安排认知见习1周,第4-7学期安排专业实训各1周,第8、9学期安排顶岗实习,共计40周。第10学期,返校进行专项培训,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拾遗补缺,进一步强化专业实践技能。
(三) 考核方法与形式
考核应对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重视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不断完善和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其中英语与计算机除参加课程考核外,还应参加社会等级考试。证书培训考核安排课外辅导和选修课完成。孕产基础护理技术、成人护理、产科学、妇科护理及儿科护理应通过学校组织的专业实践技能考核。
鉴于突出助产专业特色,若干课程名称作了调整,授课内容也逐步向助产专业渗透,入助产入门、助产礼仪等。鉴于助产专业学生要参加护士执业考试,参照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将危急症护理和精神病护理列入教学大纲。毕业考试科目为产科学、妇科护理、儿科护理、成人护理、孕产护理学基础, 主要考核内容与全国执业护士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相同。
(四)其他
本培养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用人单位要求及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专业平台课和专业实训项目课程的课程设置原则上不得调整,课程设置的时间、课时可做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