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实 施 性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二〇一九年七月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620201)
二、入学条件
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五年一贯制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医药卫生大类(62) | 护理类(6202) | 卫生(84) | 内科护士(2-05-08-01) |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围产护理、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 |
儿科护士(2-05-08-02) | |||||
急诊护士(2-05-08-03) | |||||
外科护士(2-05-08-04) | |||||
社区护士(2-05-08-05) |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必备的职业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社会工作能力,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爱心、责任心、细心及慎独素质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护理职业道德。诚实守信、谦逊正直;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科学文化素质:具备合理的文化知识结构、较高的知识层次,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并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达到专科毕业生应具有的文化水平。
专业素质:了解护理发展的新进展;了解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扎实的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认知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把握急性、慢性和重症患者的急救及护理原则;掌握临床基本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能够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能够综合运用人文知识和医疗卫生知识有效为患者服务;掌握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并能合理进行处理;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关爱患者,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终身学习的精神。
(二)职业能力
职业岗位 | 工作任务 | 需具备的主要能力 |
临 床 护 理 | 生活护理 |
|
治疗护理 |
| |
心理精神护理 |
| |
健康教育 |
| |
安全护理 |
| |
护理文件书写 |
| |
危急症 护理 |
| |
手术室 护理 |
| |
病情观察 |
| |
老 年 护 理 | 慢病管理 |
|
临终关怀 |
| |
社 区 护 理 | 预防接种 |
|
家庭访视 |
| |
康复护理 |
| |
预防保健 |
|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设置
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训、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护理伦理与法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健康与安全、职业防护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将护理美德、劳动教育、信息技术、健康教育、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语文、英语、数学、艺术、职业素养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
学校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专业课程
包括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主要教学内容:
(1)专业平台课程
设有16门。包括护理入门、人体结构与功能、病原生物与免疫、人体病理基础、用药护理、基础护理技术、中医护理、卫生保健、健康评估、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精神病护理、护理专业实务和护理实践能力等。
(2)专业方向课程
临床护理专业方向,专业方向课程包括老年护理、危急症护理、护理管理与科研。
3.主要专业课程及内容要求
序号 | 课程 (课时)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教学实施建议 |
1 | 护理入门 (32) |
|
|
2 | 人体结构 (64) |
|
|
3 | 人体功能 (72) |
|
|
4 | 病原生物与免疫 (72) |
|
|
5 | 生物化学(36) |
|
|
6 | 人体病理基础 (68) |
|
|
7 | 用药护理 (68) |
|
|
8 | 中医护理 (34) |
|
|
9 | 基础护理技术 (204) |
|
|
10 | 健康评估 (68) |
|
|
11 | 母婴护理 (102) |
|
|
12 | 儿童护理 (85) |
|
|
13 | 成人护理(内科护理部分170) |
|
|
成人护理(外科护理部分170) |
|
| |
14 | 精神病 护理 (34) |
|
|
15 | 老年护理 (34) |
|
|
16 | 危急症 护理 (34) |
|
|
17 | 社区护理 (34) |
|
|
4.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实验、实训、见习、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实验、实训在校内实验室、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附属医院及有关协作医院等开展完成;教学见习、进岗实习主要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完成,见习、实习的科室主要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门急、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社区、特色科室等;社区实践由学校组织,在医院、社区及其他校外场所开展完成。实践性教学应用标准化患者(SP)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有关要求。
5.限定选修课设置及选修建议
德育课限选课:护理美德、职业防护,共2门课程。
文化课限选课:第一学期化学,第二学期和第十学期物理课程,但在物理课程中增加常用护理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专业课限选课(临床护理方向):老年护理、危急症护理、护理管理与科研。
6.任意选修课的开设
任选课程分为人文类、专业技能类、社会实践类拓展模块。人文类任选课程开设文学鉴赏、插画艺术、女性心理与形象设计等;专业技能类开设伤口造口护理、遗传与优生、营养与膳食、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卫生法规等。社会实践类任选课程为暑期2周以及寒假1周的社会调研、专业调研、社区服务等实践项目训练,提交实践活动报告。
7.相关要求
学校将结合实际,开设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绿色环保、管理等级方面的等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二)学时安排
公共课基础课为1880课时(不含任意选修课时),专业技能课课时为2765(不含任意选修课),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的课时比例为4.0:6.0,每18学时折算1学分。
本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强调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念,因此,在德育课程中增设护理美德、职业防护等内容;在语文课程中增设护理文书和人际沟通等内容;在数学课程中增设数理统计内容;在英语课程中包含专业英语等内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增设护理信息技术、医学文献检索等内容;在物理课程中增设护理常用仪器的使用与保养等内容。
每学期安排一周的专业技能见习。第一学期安排岗位认知;第二、三学期利用假期安排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第四至第七学期安排一周的专业教学实践见习,由各个学校结合所授课程见习相关的临床内容。如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母婴和儿童护理;成人护理等实践内容。第十学期在完成各科实习任务后,开展一周的护理综合实训,查漏补缺,加强专项护理。进岗实习时间为10个月。教学实践、见习学分按每周2学分计算;进岗实习按每周1.5学分计算。各类选修课程学时累计542学时,占总学时5185的10.5%。教学时间分配(按周分配)见表1。教学时间安排见表2。
表1: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期 | 学期周数 | 理论 教学 | 实 践 教 学 | 入学 教育 与 军训 | 劳 动/机 动 周 | ||||
授课 周数 | 考试周数 | 实践、实训、见习 毕业设计 | 岗位认知(含入学实践教育) 顶岗实习 | ||||||
内容 | 周数 | 内容 | 周数 | ||||||
一 | 20 | 16 | 1 | 岗位认知 | 1 | 1 | 1 | ||
二 | 20 | 18 | 1 | 社会实践 | 1* | 1 | |||
三 | 20 | 18 | 1 | 社会实践 | 1* | 1 | |||
四 | 20 | 17 | 1 | 教学实践、见习 | 1 | 1 | |||
五 | 20 | 17 | 1 | 教学实践、见习 | 1 | 1 | |||
六 | 20 | 17 | 1 | 教学实践、见习 | 1 | 1 | |||
七 | 20 | 17 | 1 | 教学实践、见习 | 1 | 1 | |||
八 | 20 | 进岗实习 | 18 | 2 | |||||
九 | 20 | 进岗实习 | 18 | 2 | |||||
十 | 20 | 16 | 1 | 护理综合实训 | 1 | 1 | |||
毕业设计 | 1 | ||||||||
合计 | 200 | 136 | 8 | 6 | 37 | 1 | 12 |
说明:带*安排在课外活动或假期进行。
表2: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时间安排表
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教学时数 | 周课时与教学周安排 | 考核方式 | |||||||||||||||
总学时数 | 理论 |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考试 | 考查 | |||||||
16+2 | 18 | 18 | 17+1 | 17+1 | 17+1 | 17 +1 | 18 | 18 | 16 +2 | ||||||||||||
公共 | 德育课 | 必修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2 | 26 | 6 | 2 | 1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28 | 8 | 2 | 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28 | 8 | 2 | 3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4 | 28 | 6 | 2 | 4 | ||||||||||||||
5 | 毛泽东思想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68 | 52 | 16 | 2 | 2 | 5 | |||||||||||||
6 | 护理伦理与法规 | 2 | 34 | 22 | 12 | 2 | 5 | ||||||||||||||
7 | 创业与就业教育 | 2 | 34 | 22 | 12 | 2 | 6 | ||||||||||||||
8 | 心理健康 | 2 | 34 | 22 | 12 | 2 | 5 | ||||||||||||||
限选 | 9 | 护理美德 | 2 | 34 | 26 | 8 | 2 | 5 | |||||||||||||
10 | 职业防护 | 2 | 32 | 24 | 8 | 2 | 10 | ||||||||||||||
文化课 | 必 | 1 | 语文 | 20 | 344 | 270 | 74 | 4 | 4 | 4 | 2 | 2 | 2 | 2 | 1-4 | 5-7 | |||||
2 | 英语 | 20 | 344 | 270 | 74 | 4 | 4 | 4 | 2 | 2 | 2 | 2 | 1-4 | 5-7 | |||||||
3 | 数学 | 14 | 242 | 170 | 72 | 4 | 4 | 4 | 2 | 1-4 | 5-7 | ||||||||||
4 | 体育与健康 | 14 | 240 | 48 | 19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7 | ||||||||
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6 | 104 | 38 | 66 | 2 | 2 | 2 | 2-4 | ||||||||||||
6 | 艺术(音乐) | 2 | 32 | 16 | 16 | 2 | 10 | ||||||||||||||
7 | 生物学基础 | 2 | 32 | 22 | 10 | 2 | 1 | ||||||||||||||
8 | 生物化学 | 2 | 36 | 26 | 10 | 2 | 3 | ||||||||||||||
限选 | 9 | 物理(见备注) | 2 | 68 | 44 | 24 | 2 | 2 | 2,10 | ||||||||||||
10 | 化学 | 4 | 64 | 42 | 22 | 4 | 1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108 | 1880 | 1224 | 656 | 22 | 20 | 20 | 12 | 14 | 10 | 6 | 6 |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群课程平台 | 1 | 护理入门 | 2 | 32 | 20 | 12 | 2 | 1 | ||||||||||||
2 | 人体结构 | 4 | 64 | 42 | 22 | 4 | 1 | ||||||||||||||
3 | 人体功能 | 4 | 72 | 54 | 18 | 4 | 2 | ||||||||||||||
4 | 病原生物与免疫 | 4 | 72 | 56 | 16 | 4 | 3 | ||||||||||||||
5 | 人体病理基础 | 4 | 68 | 50 | 18 | 4 | 4 | ||||||||||||||
6 | 用药护理 | 4 | 68 | 52 | 16 | 4 | 4 | ||||||||||||||
7 | 中医护理 | 2 | 34 | 24 | 10 | 2 | 6 | ||||||||||||||
8 | 卫生保健 | 2 | 34 | 24 | 10 | 2 | 7 | ||||||||||||||
9 | 健康评估 | 4 | 68 | 50 | 18 | 4 | 5 | ||||||||||||||
专业课程平台 | 10 | 基础护理技术 | 12 | 204 | 90 | 114 | 6 | 6 | 4,5 | ||||||||||||
11 | 母婴护理 | 6 | 102 | 70 | 32 | 6 | 7 | ||||||||||||||
12 | 儿童护理 | 5 | 85 | 63 | 22 | 5 | 7 | ||||||||||||||
13 | 内科护理 | 10 | 170 | 124 | 46 | 4 | 6 | 6,7 | |||||||||||||
14 | 外科护理 | 10 | 170 | 124 | 46 | 6 | 4 | 6,7 | |||||||||||||
15 | 精神病护理 | 2 | 34 | 24 | 10 | 2 | 6 | ||||||||||||||
16 | 护理专业实务 | 8 | 128 | 96 | 32 | 8 | 10 | ||||||||||||||
17 | 护理实践能力 | 8 | 128 | 96 | 32 | 8 | 10 | ||||||||||||||
18 | 岗位认知 | 1 | 28 | 0 | 28 | 1W | 1 | ||||||||||||||
19 | 社会实践 | 2* | 40* | 0 | 40* | 1W | 1W | 2,3 | |||||||||||||
20 | 教学实践、见习 | 8 | 80 | 0 | 80 | 1W | 1W | 1W | 1W | 4-7 | |||||||||||
21 | 护理综合实训 | 1 | 20 | 0 | 20 | 1W | 10 | ||||||||||||||
22 | 进岗实习(门急诊、病区、手术室等岗位实习) | 54 | 1080 | 0 | 1080 | 18W | 18W | 8,9 | |||||||||||||
专业平台课小计 | 157 | 2781 | 1059 | 1722 | 6 | 4 | 4 | 14 | 10 | 14 | 23 | 16 | |||||||||
专业模块课程(临床护理) | 1 | 老年护理 | 2 | 34 | 26 | 8 | 2 | 6 | |||||||||||||
2 | 危急症护理 | 2 | 34 | 18 | 16 | 2 | 6 | ||||||||||||||
3 | 护理管理与科研 | 2 | 32 | 24 | 8 | 2 | 5 | ||||||||||||||
专业模块课程小计 | 6 | 100 | 68 | 32 | 2 | 4 | |||||||||||||||
专业技能课合计 | 163 | 2881 | 1127 | 1754 | 6 | 4 | 4 | 14 | 12 | 18 | 23 | 16 | |||||||||
任意选修课程 | 人文类 | 1 | 健美操 | 2 | 34 | 8 | 26 | 2 | 3 | ||||||||||||
2 | 文学鉴赏 | 2 | 34 | 24 | 10 | 2 | 4 | ||||||||||||||
3 | 插画艺术 | 2 | 34 | 16 | 18 | 2 | 5 | ||||||||||||||
4 | 女性心理与形象设计 | 2 | 32 | 16 | 16 | 2 | 10 | ||||||||||||||
专业技能类 | 5 | 营养与膳食 | 2 | 36 | 26 | 10 | 2 | 2 | |||||||||||||
6 | 遗传与优生 | 2 | 36 | 26 | 10 | 2 | 2 | ||||||||||||||
7 | 健康教育 | 2 | 34 | 22 | 12 | 2 | 5 | ||||||||||||||
8 | 卫生法规 | 2 | 36 | 24 | 12 | 2 | 3 | ||||||||||||||
9 | 社区护理 | 2 | 34 | 24 | 10 | 2 | 6 | ||||||||||||||
10 | 伤口造口护理 | 2 | 34 | 18 | 16 | 2 | 10 | ||||||||||||||
任选课程合计 | 20 | 344 | 204 | 140 | 4 | 4 | 2 | 4 | 2 | 4 | |||||||||||
其他教育活动 | 1 | 军训、入学教育 | 1 | 28 | 0 | 28 | 1w | 1 |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2 | 52 | 0 | 52 | 1w | 10 | ||||||||||||||
其他教育活动合计 | 3 | 80 | 0 | 80 | |||||||||||||||||
总课时及学分 | 294 | 5185 | 2555 | 2630 | 28 | 28 | 28 | 28 | 30 | 30 | 29 | 30 | 30 | 26 |
注:
1.教学实践、见习学分按每周2学分计算;进岗实习按每周1.5学分计算(30学时/周)。
2.带*号以隐性、活动课程体现,安排课外时间进行。
3.形势与政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各校根据实情况,安排8学时*3学期,1学分设置
4.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学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
4.语文课程中第五学期开设人际沟通,第六学期开设护理文书
5.物理:第十学期为护理常用仪器的使用与保养。
八、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师资的培养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一支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师生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专任专业教师数与本专业在籍学生数比为1:25,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70%,专任教师队伍充分考虑学历、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本科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高级职称30%以上。
2.专任教师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或与所任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职务;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备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护理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护理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五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临床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具有副高职称,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或与所任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职务。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护理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医院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主要从医疗机构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专业教学经历和教学水平,有保证完成兼课任务所必需的时间,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其中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25%。
(二)教学实施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按高职教育实验实训要求,建立与护理临床相一致、具有仿真护理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分为基础护理、专项护理、拓展护理三大模块;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老年护理技术、社区护理技术、精神科护理技术、护理礼仪技术、心理护理技术14个实训室(见表3)。
表3:护理实训室主要仪器设备(按每班40人标准配备)
序号 | 主要实训室 | 主要功能 | 主要仪器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
1 | 基础护理 技术实训 室 | 用于铺床、病员运送、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口腔护理、晨、晚间护理、床上洗发、床上擦浴、压疮的护理、生命体征测量、鼻饲、导尿、灌肠、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冷热疗、洗胃、吸痰、氧气吸入、尸体护理等基础护理项目训练 | 医用人体秤 | 1台 |
病历车 | 1辆 | |||
医院办公系统 | 1套 | |||
病床单元 | 10套 | |||
平车 | 1辆 | |||
轮椅 | 1辆 | |||
电热煮沸消毒器 | 1个 | |||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1个 | |||
紫外线消毒车 | 1辆 | |||
治疗车 | 10辆 | |||
晨间护理车 | 2辆 | |||
洗头车 | 2辆 | |||
成人女性护理人 | 10个 | |||
成人男性护理人 | 1个 | |||
气垫褥 | 1个 | |||
压疮仿真模型 | 1个 | |||
红外线治疗灯 | 1个 | |||
牙模型 | 5个 | |||
电子血压手臂 | 1个 | |||
台式汞柱式血压计 | 10个 | |||
发药车 | 2辆 | |||
超声雾化器 | 2个 | |||
皮内注射模型 | 10个 | |||
上臂肌内注射模型 | 10个 | |||
臀部肌内注射模型 | 10个 | |||
静脉注射手臂模型 | 10个 | |||
静脉注射泵 | 1只 | |||
快速过敏试验仪 | 1台 | |||
输液泵 | 1台 | |||
抢救车 | 1辆 | |||
全自动洗胃机 | 1台 | |||
电动吸引器 | 5台 | |||
氧气甁 | 5个 | |||
2 | 健康评估技术 实训室 | 用于患者一般状态和胸腹部体征评估训练。用于心电图机描记和心电图识读训练 |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教师机) | 1套 |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学生机) | 10套 | |||
心电图机 | 10台 | |||
3 | 内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各种穿刺、血糖测定、胰岛素注射等操作技能训练。用于心电监护仪操作训练 | 多种穿刺模拟人 | 10个 |
快速血糖仪 | 10个 | |||
胰岛素注射笔 | 10套 | |||
心电监护仪 | 10台 | |||
4 | 外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手术室手消毒、穿脱无菌手术衣、脱戴无菌手套、配合安置手术患者体位及铺巾操作项目训练。用于器械台管理,正确传递器械项目训练。用于外科常用护理操作项目训练 | 手术床 | 2台 |
无影灯 | 2个 | |||
麻醉呼吸机 | 2个 | |||
手术室洗手池 | 2套 | |||
创伤护理模拟人 | 5个 | |||
局部创伤模型 | 10个 | |||
骨科牵引床 | 2张 | |||
5 | 急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心肺复苏(CPR)操作训练。用于各种切开、插管的配合操作训练。用于配合完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训练。用于模拟重症监护病房开展危急症患者中心监护及抢救训练 | 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 | 10个 |
电除颤仪 | 2个 | |||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 5个 | |||
喉镜 | 5个 |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训练仿真模型或PICC训练仿真模型 | 5套 | |||
模拟重症监护病房(ICU)教学系统(模拟中心监护站) | 1套 | |||
模拟重症监护病房(ICU)教学系统(急危重症模拟人) | 1套 | |||
6 | 妇产科护理 技术实训室 | 用于孕妇检查的护理技术、胎心监护技术、接生配合技术、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妇科检查护理配合技术、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手术配合技术训练 | 女性骨盆模型 | 10个 |
分娩机制示教模型 | 10个 | |||
孕妇产科检查模拟人 | 10个 | |||
多普勒胎心监护仪 | 2个 | |||
多功能产床 | 10张 | |||
分娩综合技能训练模型 | 10个 | |||
乳房按摩模型 | 5个 | |||
难产示教训练模型 | 5个 | |||
胎头吸引器 | 5个 | |||
妇科检查床 | 5张 | |||
妇科检查模型 | 5个 | |||
7 | 儿科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儿童测量、约束、哺喂、抚触、盆浴、臀部护理等项目训练。用于正确使用婴儿培养箱、婴儿辐射暖箱、光疗箱等技术项目训练。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项目训练 | 婴儿护理模型 | 10个 |
婴儿洗浴池或浴盆 | 10套 | |||
婴儿培养箱 | 1个 | |||
婴儿辐射暖箱 | 1个 | |||
新生儿光疗箱 | 1个 | |||
幼儿全身静脉穿刺模型 | 2个 | |||
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模型 | 10个 | |||
8 | 康复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常用运动疗法技术、作业疗法技术、支具穿戴技术项目训练 | 肩抬举训练器 | 1个 |
前臂与腕关节训练器 | 1个 | |||
上肢推举训练器 | 1个 | |||
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 | 1个 | |||
手动直立床 | 1张 | |||
训练用阶梯 | 1个 | |||
交互式助行架 | 1个 | |||
OT综合训练工作台 | 1套 | |||
颈椎牵引器 | 1个 | |||
微电脑颈、腰椎牵引治疗仪 | 1台 | |||
平行杠配矫正板 | 1套 | |||
肩梯 | 1个 | |||
9 | 中医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穴位定位、艾灸、拔火罐、刮痧、熏洗、药熨、耳穴贴压技术项目训练 | 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 1个 |
足部按摩模型 | 5个 | |||
手部按摩模型 | 5个 | |||
耳针灸模型 | 10个 | |||
探棒或探笔 | 20个 | |||
10 | 老年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老年人健康评估技术、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技术、老年常用康复技术项目训练 | 老年护理模拟人 | 5个 |
老年人行动体验装置 | 10个 | |||
老年人脊柱牵引器 | 1个 | |||
老年人助起立床 | 1张 | |||
老年人助行器 | 1个 | |||
老年人坐式便椅 | 1个 | |||
11 | 社区护理技术实训室 | 用于家庭访视、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技术项目训练 | 家庭访视包 | 5个 |
儿童预防接种模型 | 5个 | |||
12 | 精神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常见精神疾病患者护理训练 | 模拟精神病房 | 1间 |
13 | 心理护理技术 实训室 | 用于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和放松、心理危机干预技术训练 | 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软件 | 1套 |
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 | 1套 | |||
多媒体及网络设备 | 1套 | |||
14 | 护理礼仪技术 训练室 | 用于护士执业着装、行为举止规范训练 | 多媒体设备 | 1套 |
墙面镜子 | 1面 |
3.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实训活动,实训设备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4.学生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护理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护理行业发展的主流技术,可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要求
具有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引导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严格遵循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度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护理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护理类实验实训手册等;护理专业操作技术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5种以上护理专业学术期刊。
3.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存,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九、质量保障
(一)学校和系部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二)学校和系部逐步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料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三)学校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四)专业教研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 考核方法与形式
考核应对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重视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不断完善和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其中英语与计算机除参加课程考核外,还应参加社会等级考试。证书培训考核安排课外辅导和选修课完成。基础护理技术、成人护理、母婴护理及儿童护理应通过学校组织的专业实践技能考核。
毕业考试科目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考核科目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门,主要考核内容与全国执业护士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相同。
十、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苏政办发【2012】194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
苏教职【2012】36号《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7号】文件《护士条例》。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二)其他
学校校在执行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专业平台课和专业实训项目课程的课程设置未有调整,课程设置的时间、课时做了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