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名称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代码 720301
专门化方向 临床调剂
宿迁市教育局 印制
目 录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3
附件2:药剂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2024级中职).............27
附件3:药剂专业平台课程课程标准及教学进度安排...........28
一、专业与专业化方向
专业类别:制药类(代码:12)
专业名称:药剂(专业代码:720301)
专门化方向:临床调剂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初中应届毕业生
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劳动素养,掌握跨入医药制造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能,以及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药品购销、药品处方调配、药品仓储物流等工作,具备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面向
表1 职业(岗位)面向与职业资格表
专门化方向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要求 | 继续学习专业 | |
药品营销 | 医药商品购销员 (4-01-99-01) 医药商品储运员 (4-02-02-03) 药房发药员 (4-06-01-02) | 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 西药药剂员(中级) 医药商品储运员(中级)等 | 高职: 药学 药品经营与管理 药物制剂技术 | 本科: 药学 药物制剂 |
临床调剂 | ||||
药品物流 |
五、培养规格
(一)综合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2.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法守纪、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和中职生行为规范。
3.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制药救人、服务人民的情怀,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具有理性思维品质,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6.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热爱祖国传统医药,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文化成果,能够通过1项艺术爱好,展现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7.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形成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在劳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8.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
9.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具有奉献精神。
10.具备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思维。
(二)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1)了解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把握药物(药品)生产、药学服务、药品储运与销售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关注制药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和行业发展新趋势和变革新动向,熟悉制药行业规范和职业岗位标准。
(2)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能指导服务对象合理用药,会撰写工作报告,能记录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具有获取相关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外语阅读、交流的能力,能借助工具查阅技术资料。
(3)具备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分析技术基础等医药类专业相关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正确管理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物料、产品、设备、环境和技术文件。
(4)理解并能按照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程序进行药品生产、检验、调剂、购销、储运等操作,能进行简单的质量控制,具有事故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的基础能力,能处理操作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5)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备药品生产或药事服务管理强烈的责任感和诚信的职业道德。
2.专业核心能力
(1)了解典型和常见药物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了解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会用药指导、药学服务,能够独立进行社会药房药品购销工作。
(2)了解处方审核、调配原则与基本程序,掌握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了解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医疗机构处方调配工作。
(3)了解药品流通企业相关法律与规范,掌握药品储存、养护、药品物流知识,能够进行药品验收、入库、分拣等医药物流相关工作。
3.职业特定能力
(1)药品营销:具有药品采购、销售、质量检验、仓储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用药咨询服务和合理用药指导的能力。
(2)临床调剂:具有处方调配的能力,会药品采购、药品保管与养护,具有医院常规制剂配制、质量检验的基本能力。
(3)药品物流:具有药品验收入库、仓储养护、物流加工、分拣与配送、信息服务的能力,具有操作药品物流企业常用信息系统的能力。
4.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能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取得跨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3)具有一线生产管理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课程结构
(二)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 | 教学内容及要求 | 学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 36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阐释职业生涯发展环境、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了解个体生理与心理特点差异,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职业群及演变趋势;立足专业,谋划发展;提升职业素养的方法;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 36 |
哲学与人生 |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等。 | 36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感悟道德力量;践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尊严,遵循法律规范。 | 36 |
历史 | 掌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及现状,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 72 |
语文 | 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强调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旨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198 |
数学 | 主要内药学学学专业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 | 144 |
英语 | 主要内容是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写的基本技能,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读懂简单应用文的能力。 | 144 |
信息技术 | 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络应用能力。 | 108 |
体育与健康 | 主要内容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健身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 180 |
艺术 | 通过美术、音乐等艺术欣赏,培养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旨在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及欣赏水平的技术工人,不仅教会学生技术用以谋生,更开启学生的心灵学会生活。 | 36 |
劳动教育 | 劳动教育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 | 18 |
物理 | 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紧促,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36 |
化学 | 学习并掌握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 96 |
2.主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要求
(1)专业类平台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能力要求 |
有机化学 (108学时) | 烷烃、烯烃、炔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杂环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脂类、萜类和甾体化合物;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讲授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性质及其应用;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及构型表示方法;讲授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蒸馏、分馏、萃取、重结晶和过滤等基本操作技能;挖掘课程中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介绍我国传统文化和优秀科学家,弘扬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生物化学 (36学时) | (1)蛋白质的化学; (2)酶的性质与功能; (3)核酸的化学; (4)维生素; (5)糖代谢; (6)脂类代谢; (7)蛋白质代谢 | (1)能说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能描述蛋白质的结构,了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理解蛋白质盐析原理及蛋白质变性,能应用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质类药物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方法,能说明蛋白质的功能,能灵活应用蛋白质功能理解相关药品的用药指导; (2)理解酶的概念与催化特点,能复述酶的结构与催化作用机制,了解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能灵活应用酶的理化性质理解酶类药物的生产与质量检测技术; (3)能说明核酸的组成单位、DNA的二级结构特点;能复述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会灵活应用核酸碱基配对规律写出互补链,掌握核酸的理化性质,能灵活应用核酸的理化性质理解核酸类药品生产工艺与质量检测技术; (4)掌握维生素的定义与分类,能复述各种维生素的功能,会根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是缺乏哪种维生素及给予相关用药指导; (5)能说明糖的分类与性质,能复述糖的消化吸收过程,了解糖的分解代谢途径及各种途径的不同生理功能,会复述糖原合成过程,以及糖异生过程;能解释血糖定义与血糖调节,会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 (6)能复述脂类的消化和吸收,理解脂肪代谢过程与酮体代谢特点,能复述酮体生成的意义,理解血脂的定义与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功能,能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 (7)了解基本氨基酸的代谢,能分析高血氨与氨中毒产生的原因,能复述特殊氨基酸的代谢过程,能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 |
微生物基础 (36学时) | (1)微生物基础知识; (2)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 (3)微生物培养技术; (4)微生物选育技术; (5)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6)微生物检验技术 | (1)理解微生物的特点、类群、命名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会实验基本操作和无菌操作,能清洗包扎实验器材; (2)能复述微生物的分类,能辨识常见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及病毒)的形态与结构,能熟练使用显微镜对微生物形态进行观察并绘图,会微生物的染色操作; (3)能根据不同的微生物营养需求制备不同的培养基,能依据不同菌种培育材料选用正确灭菌方法; (4)能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总菌数测定,会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操作; (5)能归纳微生物保藏的知识; (6)能对药品中大肠杆菌进行检测,会检验环境中的微生物 |
药事管理与法规 (72学时) | (1)药事管理基本知识; (2)执业药师管理; (3)药品管理制度; (4)中药管理; (5)药品注册管理; (6)药品生产与经营管理; (7)药品包装、价格、广告管理; (8)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9)特殊药品管理; (10)医疗器械、食品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管理 | (1)能说出我国现行的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设置、职能配置; (2)能复述药学技术人员的概念及其组成,能列举药学技术人员管理的内容; (3)能复述我国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构成,能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条款对违法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4)能说出中药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条款,能按照相关条款正确管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5)能复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主要条款,能复述新药的定义、分类,能说出新药申报、审批、保护和技术转让管理的内容,能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条款对违反规定或者不规范行为进行案例分析; (6)能复述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能用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相关条款对违反规定或者不规范行为进行案例分析; (7)能说出药品包装、价格、广告管理的基本内容,能对违反规定或者不规范行为进行案例分析; (8)能概括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主要内容,知道其组织结构;能正确对医疗机构的调剂和处方、制剂、药物临床应用等进行管理; (9)能概括特殊药品的范畴及其管理内容,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管理; (10)能区分药品和医疗器械、食品与保健食品,知道医疗器械的分类,能对医疗器械、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进行正确管理; (11)形成遵法守法,按章按规做事的良好习惯 |
药剂学 (108学时) | (1)药剂工作基础知识; (2)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3)液体药剂与浸出制剂; (4)软膏剂与眼膏剂; (5)注射剂与滴眼剂; (6)其他剂型; (7)药物制剂新剂型; (8)药物制剂稳定性 | (1)能正确应用药剂学常用术语,会对剂型进行分类,会查阅中国药典; (2)能说明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的概念、特点、分类,能说出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要求,会使用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典型的制备设备,能说明片剂包衣的目的; (3)能列举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能列举液体药剂常用的附加剂,知道表面活性剂在增溶、润湿、乳化等方面的应用,能说明各类液体药剂的特点、质量要求,会配制典型的液体药剂;能说明常用浸出药剂的概念、特点,能区别常用的浸出方法,会煎煮汤剂; (4)能说明软膏剂、眼膏剂的概念、分类、特点和质量要求,会制备典型的软膏剂; (5)能说明注射剂的特点、分类、给药途径与质量要求,能说出热原的含义、性质,能列举污染热原的途径和除去热原的方法,能说出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能说明注射剂常用溶剂的种类与质量要求,知道制药用水的种类和适用范围,能画出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会使用注射剂制备中的典型设备,能说明滴眼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6)能说明栓剂、滴丸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概念、特点,知道栓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7)能解释速释制剂、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制剂、靶向制剂的特点,会对其进行分类; (8)能说明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能举例说明制剂中药物水解、氧化反应规律及与结构的相关性,能列举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稳定化方法,能说出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类型,能说明配伍禁忌概念和类型,能说出注射剂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
药物分析技术基础 (72学时) | (1)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概述; (2)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3)分析天平的结构和使用; (4)化学分析法概述和各论; (5)仪器分析法概述和各论; (6)药品质量的全面管理; (7)药品质量检验 | (1)能说出分析化学、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2)了解定量分析中误差的相关知识,能确定有效数字并进行计算; (3)会正确使用分析天平,会使用减重法和固定质量称量法称量药品; (4)能解释酸碱滴定法、非水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判断滴定条件、指示剂和标准溶液,能正确操作常用容量分析仪器进行药品分析; (5)能解释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的原理,能完成定性、定量分析,会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分析仪器; (6)了解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组成,能描述药品检验的工作程序; (7)能说出药物鉴别、检查项目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能进行一般杂质、药品含量、片剂溶出度等项目的检查; (8)树立药品质量全面监控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职业精神 |
(2)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能力要求 |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72学时) | (1)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运动、神经系统; (3)血液、循环系统; (4)呼吸系统; (5)消化系统; (6)能量代谢与体温; (7)泌尿系统; (8)感觉器官; (9)内分泌系统; (10)生殖系统 | (1)能看懂细胞的结构图,理解其生理功能;能辨识人体中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理解其特点和功能,能看懂其形态结构图; (2)能复述运动系统的组成;能辨识骨的形态结构,阐述其功能;能分清全身主要骨和骨连结; (3)理解血型、血液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功能,能概括血管的结构特点,能看懂血液化验单;能说出循环系统的组成,能分析心脏的机能,能看懂心脏解剖图和血液循环图; (4)能看懂呼吸系统结构图,概括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5)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各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知道食物消化的方式和过程; (6)能说明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和体温调节机制; (7)能看懂泌尿系统结构图,知道组成与功能;知道肾的构造及尿的生成; (8)能说明眼和耳的基本功能,能看懂眼和耳的结构图;能看懂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图,能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以及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9)能看懂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图,说明其功能; (10)能看懂生殖系统的结构图,说明其功能 |
药理学基础 (72学时) | (1)药理学概论; (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3)周围神经系统药物; (4)循环、血液、造血系统药物; (5)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药物; (6)内分泌系统药物; (7)化学治疗药 | (1)掌握药物效应动力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知识; (2)能说出毛果芸香碱、阿托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和普萘洛尔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3)能说出地西泮、抗癫痫药、氯丙嗪、左旋多巴、吗啡、阿司匹林、尼可刹米等药物的作用与应用,具有对病人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与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 (4)能对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高血脂、贫血患者进行合理用药指导与咨询,指导服务对象合理用药; (5)能说出常用利尿药、脱水药、抗消化性溃疡药、平喘药、抗组胺药和子宫平滑肌药物的作用与应用,规范用药; (6)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甲状腺药、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和性激素类药物,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7)能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常用的抗微生物药、掌握抗结核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熟悉抗寄生虫药的分类,能说出抗恶性肿瘤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养成严谨求实的职业习惯 |
药物化学 (72学时) | (1)中枢神经系统药; (2)外周神经系统药; (3)心血管系统药; (4)消化系统药 (5)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6)抗肿瘤药; (7)抗生素类药; (8)化学治疗药; (9)口服降血糖药、利尿药、激素类药、维生素类药; (10)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 (1)能辨识中枢兴奋药的结构类型,认识典型药物的结构,能分析其性质,说出其用途; (2)能说出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组胺药的用途,认识典型药物的结构,能分析其性质,说出其用途; (3)能说出心血管系统药的分类及药物,认识典型药物的结构,能分析其性质,说出其用途; (4)能说出抗溃疡药的分类及药物,认识典型药物的结构,能分析其性质,说出其用途; (5)能说出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用途,认识典型药物的结构,能分析其性质,说出其用途; (6)能说出抗肿瘤药分类、药物及作用; (7)能复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认识药物结构,能分析其性质,说出其用途;知道其他类抗生素结构特点及药物; (8)能说出化学治疗药分类及药物,认识典型药物的结构,能分析其性质,说出其用途; (9)认识口服降血糖药、利尿药、激素类药、维生素类药的结构,能分析其性质,说出其用途;知道典型药物; (10)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能根据常用化学药物的结构特点分析药物的理化性质 |
常见病用药指导 (72学时) | (1)诊断学基础知识; (2)呼吸系统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消化系统疾病; (5)泌尿系统疾病; (6)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7)营养、内分泌系统与代谢障碍性疾病与风湿性疾病; (8)神经系统疾病; (9)中毒性疾病; (10)生殖系统疾病; (11)传染性疾病; (12)眼、耳、鼻、喉与口腔疾病 | (1)能说出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范围,并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中异常值; (2)能说出尿常规中酸碱度、尿比重、尿蛋白、尿糖、白细胞、尿隐血、尿酮体、尿胆红素、尿肌酐、尿液颜色的正常值,并能解读尿常规化验单中的异常值; (3)能说出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的正常值,并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 (4)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能够依据患者的病情介绍,初步判断患者所患病症,并推荐合理的非处方药物,同时给予合理用药说明和日常非药物治疗建议; (5)能解释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能依据患者的病情介绍,合理推荐常用非处方治疗药物,并给予日常非药物治疗建议; (6)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等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能依据患者的病情合理推荐常用非处方治疗药物,并给予日常非药物治疗建议; (7)了解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能依据患者的病情合理推荐常用非处方治疗药物,并给予日常非药物治疗建议; (8)能理解缺铁性贫血、关节炎、失眠、抑郁症、乙肝等常见病的病因、治疗原则及常用治疗药物; (9)能理解结膜炎、中耳炎、鼻炎、扁桃体炎等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能依据患者的情况合理推荐常用治疗药品(以非处方药为主); (10)能够解释药品说明书所标示的内容,并能向患者进行正确介绍,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等); (11)能够利用慢性病管理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做到防治结合,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
(3)专业拓展课程
课程名称 (参考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能力要求 |
临床医学基础 (72学时) | (1)问诊基础知识; (2)常见症状; (3)体格检查; (4)病历; (5)无菌术; (6)外科患者的体液失调; (7)营养支持; (8)实验诊断与影像学检查 | (1)掌握问诊的方法和技巧、症状的问诊要点、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2)会合理应用灭菌消毒法,能阐述术后常见并发症,体液、电解质和酸解平衡紊乱; (3)能说出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4)会分析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5)理解血、尿、便常规的主要内容和临床意义; (6)能识别正常心电图波形和典型异常心电图,能说出常用医学影像学检查的一般内容和临床意义; (7)能说出内镜和肺功能等常用辅助检查项目和临床意义 |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72学时+实训2周) | (1)医院药品管理基本知识; (2)处方调配技能; (3)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技能; (4)医院药库的管理技能; (5)连锁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6)药店药品的采购、验收与养护技能; (7)药店药品的销售技能; (8)综合实训 | (1)了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药剂科的工作职责,熟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及主要职责; (2)能够解释处方的具体内容及意义,熟知处方管理制度内容,能够说明处方权限要求、特殊管理处方的要求、处方限量的要求、处方印刷用纸的要求、处方书写的要求等; (3)能够说明处方的调配规则与保管和销毁规则,了解医疗机构处方调配的流程; (4)能够说明处方规范性审核的内容及实施标准,对于不规范处方提出改正意见; (5)能正确调配西药处方、中成药处方、中药饮片处方,能正确煎煮中药; (6)能够完成药店开办所需各项资料的整理和报送工作; (7)能从事药店药品销售、调剂工作,能进行药品的经济核算; (8)能够完成药品采购、验收入库、在库保管养护、出库验发等工作; (9)知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了解医药商品(药品、医疗器械)的各项属性、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要求; (10)熟知连锁药店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说明连锁药店配送管理制度、运输管理制度、退货药品管理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药店工作人员职责等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72学时) | 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常用医学指标检查意义及临床意义;临床常见病症、慢性疾病等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治疗等;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药物保管、药物信息服务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血药浓度监测与个体化治疗,临床药理学。 | 培养简单的处方审核、处方调剂、用药指导以及药学计算能力;培养常见的临床病症、慢性疾病等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药物治疗加以阐述和说明能力;讲授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说明药物保管、药物信息服务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挖掘课程中的健康中国、珍爱生命、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七、教学安排
(一)教学时间安排
学期 | 学期周数 | 教学周数 | 考试 周数 | 机动 周数 | |
周数 | 其中:综合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 ||||
一 | 20 | 18 | 1(军训) 1(入学教育及专业认知实习) | 1 | 1 |
二 | 20 | 18 | / | 1 | 1 |
三 | 20 | 18 | / | 1 | 1 |
四 | 20 | 18 | / | 1 | 1 |
五 | 20 | 18 | 2(医疗机构药房药品调剂实训/社会药房(店)药品营销实训) | 1 | 1 |
六 | 20 | 20 | 18(顶岗实习) | / | / |
2(毕业考核、毕业教育) | / | / | |||
总计 | 120 | 110 | 24 | 5 | 5 |
(二)教学进程安排
说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每18学时计1学分;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为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周每周按30学时计算,1周计2学分;顶岗实习1周计1.5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条件
1.师德师风
本专业教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以爱育爱,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展示出默默奉献的职业精神。
2.专业能力
(1)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职称,具有专业前沿知识和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水平高、教学管理强,在本区域或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较好地把握医药行业和本专业发展态势,了解医药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能够带领教学团队制订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开展药品质量检验、新方法、新设备,以及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三教”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有力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2)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能)课程负责人在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教育科研、课程开发等方面能起到引领作用。关注学科(课程)改革和发展状况,熟悉本学科(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任务、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具有较强的课程研究能力和实施能力,能够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性、观摩性等教研活动,能够组织专业团队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建设新型教学场景,优化课堂生态,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打造优质课堂。
(3)专任教师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与任教学科相符的专业背景,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对任教课程有较为全面理解,具备较强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设计、教案撰写、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能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合理使用信息化资源,注重教学反思,关注教学目标达成,持续改进教学效果;能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任专业教师具有从事学科(课程)教学所在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活动及实践技能示范教学,参加产学研项目研究及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能开发颇具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
(4)本专业“双师型”教师均取得国家或省相关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从业资格证书。专业兼职教师均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团队建设
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高于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5%以上,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或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6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40%,均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专任专业教师中具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水平高的专任专业教师,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课程负责人领衔的、跨学科领域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创新团队,实现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优质互补和跨界融合,不断优化教师团队能力结构,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提升质量。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符合国家、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和药剂专业建设的相关标准要求和具体规定,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应急装置和通道;建有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配备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媒体教学器材,满足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条件;具有体现医药行业特征、专业特点、职业精神的文化布置。
2.实训实习基本条件
(1)校内实训实习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室配置如下:
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 (台/套) |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
化学实验室 | 烧杯 | 各12 | 50、100、250、500mL |
量筒 | 各12 | 10、25、50mL | |
试管 | 12 | 15×150 | |
移液管 | 各12 | 1、5、10、25、50mL | |
托盘天平 | 12 | 100g | |
酒精灯 | 12 | 容积150mL | |
电热套 | 7 | 数显型号温控精度在±1度 | |
温度计 | 12 | 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 |
分液漏斗 | 12 | 球形 | |
冷凝管 | 各7 | 回流型、球形 | |
循环水真空泵 | 6 | / | |
药物化学实验室 | 常用玻璃仪器 | 12 | / |
循环水真空泵 | 6 | / | |
酒精灯 | 12 | 容积150mL | |
加压过滤装置 | 12 | / | |
托盘天平 | 12 | 100g | |
电动搅拌器 | 12 | 可调转速 | |
电热套 | 12 | 数显型号温控精度在±1度 | |
水浴锅 | 6 | 自动控温 | |
药剂实训室 | 粉碎机 | 1 | 与物料接触部件为不锈钢,符合GMP要求 |
震动筛 | 1 | 全不锈钢材料,符合GMP要求 | |
槽型混合机 | 2 | 与物料接触部件为不锈钢材料,符合GMP要求 | |
摇摆式制粒机 | 1 | 与物料接触部件为不锈钢材料 | |
单冲压片机 | 2 | / | |
多冲旋转式压片机 | 1 | / | |
胶囊填充板 | 20 | / | |
糖衣机 | 1 | 锅体为不锈钢,转速可变 | |
热风循环烘箱 | 1 | 自动控温 | |
栓模 | 20 | / | |
恒温水浴锅 | 4 | 自动控温 | |
托盘天平 | 20 | / | |
电子天平 | 6 | / | |
崩解仪 | 1 | 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要求 | |
硬度仪 | 1 | 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要求 | |
脆碎度仪 | 1 | 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要求 | |
药物分析实训室 | pH计 | 5 |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6 | / | |
分析天平 | 10 | 万分之一 | |
溶出度仪 | 2 | 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要求 | |
水分测定仪 | 1 | / | |
永停滴定仪 | 2 | / | |
熔点测定仪 | 2 | / | |
澄明度检查仪 | 1 | 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要求3 | |
微粒分析仪 | 4 | 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要求 | |
自动旋光仪 | 1 | / | |
马弗炉 | 1 | / | |
水浴锅 | 4 | 自动控温 | |
真空泵 | 4 | / | |
搅拌器 | 4 | / | |
生物化学、微生物实训室 | 光学显微镜 | 5 | / |
电视显微镜 | 1 | / | |
培养箱 | 1 | / | |
灭菌器 | 2 | 手提式 | |
层流洁净工作台 | 1 | / | |
电冰箱 | 1 | / | |
霉菌培养箱 | 1 | / | |
移液器 | 1 | / | |
电泳仪 | 1 | / | |
水浴锅 | 3 | 自动控温 | |
紫外杀菌灯 | 2 | / | |
离心机 | 2 | / | |
药品营销、医院调剂实训室 | 收银机 | 2 | / |
药店管理系统 | 1 | / | |
中小型医院管理系统 | 1 | / | |
双面货架 | 4 | / | |
单面货架 | 4 | / | |
处方药玻璃陈列柜 | 2 | 加锁、透明玻璃 | |
中药饮片柜 | 2 | / | |
中药调剂台 | 1 | / | |
防盗磁感应门 | 1 | / | |
超市篮 | 5 | / | |
超市推车 | 2 | / | |
中药精品柜台 | 1 | 加锁、有展示灯 | |
收银台 | 1 | / | |
特价车 | 1 | / | |
白板 | 1 | / | |
条码标签机 | 1 | 打印精度203dpi | |
POS机、扫码枪、小票打印机(套) | 1 | / | |
温湿度计 | 2 | 表盘式、电子显示各一个 | |
中药称量粉碎工具 | 2 | / | |
全自动中药煎药包装一体机 | 1 | 玻璃筒体、有刻度 | |
手工打码枪 | 2 | 6位 | |
解剖、生理、药理实训室 | 血压计 | 10 | / |
兔笼 | 7 | / | |
兔手术台 | 7 | / | |
人体骨骼结构模型 | 1 | / | |
人体内脏结构模型 | 1 | 可拆卸 | |
内脏模型 | 7 | / | |
人体肌肉模型 | 1 | / | |
心电图机 | 1 | 便携式 | |
人体解剖挂图 | 若干 | / | |
蛙类解剖包 | 7 | / |
(2)校外实训实习基本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需要,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配备场地和实习实训指导人员,实训设施设备齐全,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实习方案、组织教学与实习管理。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如下:
①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医药行业发展的特点,建立两类校外实习基地,一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习基地,该基地能反映目前专业发展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实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认知课程教学提供条件;二是以接收学生社会实践、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该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综合实践训练的工作岗位。以上校外实训基地6个以上,且合作协议满3年。实习企业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3年以上,具有一定的规模,能满足至少35人同时进行专业认识实践或药品购销、处方调剂、药品物流等技能实训活动。
②实习单位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能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劳动权益,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实习单位提供药剂专业所涉及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详细资料,配备必要的图书学习资料及网络资源,为实习生提供必需的住宿、餐饮、活动等生活条件。
③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从事该专业岗位工作3年以上,思想素质较高、业务素质优良,责任心较强,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热心于药剂专业岗位的技能人才培养,能协同专任专业教师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符合教学需求的技能教学项目,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学生实习质量评价,共同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学校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教材从国家推荐教材目录和《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推荐教材目录》中遴选。专业教材能体现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发挥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作用,规范专业教材遴选程序,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根据专业性、基础性、实用性的原则,组织专业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编写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教材。
2.图书文献资料
配备医药行业政策法规、职业标准、技术手册、实务案例及专业期刊等图书文献,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医药相关专业图书文献;如《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现行版《中国药典》及其配套用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指南》《化学药品对照图谱集》等;药物分析新技术、新仪器等文献资料。有规范的药剂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实践教学任务书等完备的教学文件。
3.数字资源
充分利用智慧职教平台有关制药技术类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中相关数字化资源。学校药剂专业实训教学场所建设1个虚拟仿真实训室,建有与实训内容相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组织开展信息化实训教学活动。建设、配备与药剂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做到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九、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加强专业教研活动,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视导和必要的质量监测。
十、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为:
1.符合《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关于学生毕业的相关规定,思想品德评价和操行评定合格。
2.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取得本专业规定的174学分。在校期间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并获得奖项的同学,按照奖项级别和等级,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
3.毕业考核成绩达到合格以上。毕业考核方式:(1)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艺术素质、社会实践等;(2)学业成绩考核,包括本专业各科目的学业成绩、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而开设的毕业综合考试;(3)实践考核项目,包括学校综合实践项目考评、顶岗实习报告、作品展示等。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并获得奖项,按照奖项级别和等级,视同其“实践考核项目(学校综合实践项目考评、顶岗实习报告、作品展示等)”成绩为合格、良好、优秀。
十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制药类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苏教职函〔2021〕9号);
2.《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
4.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教学标准》;
5.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
7.《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苏教职[2005]22号);
8.《关于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意见》(苏教职[2002]11号)。
(二)开发团队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潘靖、耿云、王少丽、唐清、赵靖、卓巧凤、蓝培元、宋静媛、郑玲玲、王颖、刘爱、丁苗、严思源、翟国强、王苗苗、孟素芳、丁明、蔡金龙、张振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 陈红斗
宿迁第一人民医院 刘治国
宿迁市中医院 商勋
宿迁市钟吾医院 蔡绍斌
宿城区人民医院 周源
宿迁京佑大药房有限公司 冯文洁
十二、申报学校和主管部门意见
1、申报学校对拟定方案的意见 |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
2、申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
(主管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
3、市教育局审核意见 |
(公章) 年 月 日 |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职业岗位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 | 能力整合排序 | 课程设置 | ||
药品营销 | 顾客服务 | (1)与顾客交流 | 会用礼貌用语, 能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地为顾客服务 | 1.行业通用能力 (1)了解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能把握药物(药品)生产、药学服务、药品储运与销售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关注制药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和行业发展新趋势和变革新动向,熟悉制药行业规范和职业岗位标准。 (2)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的沟通,能指导服务对象合理用药,会撰写工作报告,能记录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文件,具有获取相关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外语阅读、交流的能力,能借助工具查阅技术资料。 (3)具备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分析技术基础等医药类专业相关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正确管理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物料、产品、设备、环境和技术文件。 (4)理解并能按照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程序进行药品生产、检验、调剂、购销、储运等操作,并能进行简单的质量控制,具有事故防范、评价、救助和处理的基础能力,能处理操作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5)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备药品生产或药事服务管理强烈的责任感和诚信的职业道德。 2.专业核心能力 (1)掌握典型和常见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社会药房药品购销工作。 (2)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原则与基本程序、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了解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医疗机构处方调配工作。 (3)掌握药品流通企业相关法律与规范,药品储存、养护、药品物流知识,能够进行药品验收、入库、分拣等医药物流相关工作。 3.职业特定能力 (1)药品营销能力:具有药品采购、销售、质量检验、仓储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用药咨询服务和合理用药指导的能力。 (2)临床调剂能力:具有处方调配的能力,具有药品采购、药品保管与养护的能力,具有医院常规制剂配制、质量检验的基本能力。 (3)药品物流能力:具有药品验收人库、仓储养护、物流加工、分拣与配送、信息服务的能力,具有操作药品物流企业常用信息系统的能力。 4.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能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取得跨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3)具有一线生产管理能力 | 《药品营销技术》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常见病用药指导》 | |
能与顾客交流,了解顾客需求 | ||||||
(2)记录与投诉处理 | 能正确接待顾客的查询并做好记录 | |||||
能正确处理顾客的来函、来电业务并做好记录 | ||||||
能正确处理顾客的投诉并做好记录 | ||||||
能正确处理退换货事件 | ||||||
药品介绍 | (1)问病荐药 | 能读解常用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缩写英文名 | 《药品营销技术》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常见病用药指导》 《药理学基础》 | |||
能介绍常用药品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
(2)凭方发药 | 能根据顾客需求推荐药品 | |||||
能区别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 ||||||
能看懂处方用语 | ||||||
药品零售 | (1)营业前准备 | 能按卫生要求清洁营业场所 | 《药品营销技术》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能按售前操作规程清点、添加药品 | ||||||
能正确发药、收款、找零 | ||||||
(2)票据管理 | 能填制、审核票据 | |||||
能进行每日销售结算和填写日报表 | ||||||
能记录销售药品的品名、规格、数量、金额等 | ||||||
能收集顾客资料和意见并记录 | ||||||
药品陈列 | 药品陈列 | 能按用途、剂型、性质及管理要求分类陈列药品 |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 |||
药品采购 | (1)首营管理 | 能填报首营品种经营审批表 | 《药品营销技术》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2)签订合同 | 能签订采购合同 | |||||
(3)拟定采购计划 | 能根据进、销、存动态编制采购计划 | |||||
能整理、分析、归档供应商资料及购进记录 | ||||||
药品批发 | (1)签订合同 | 能签订销售合同 | 《药品营销技术》 《药事管理与法规》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 |||
(2)价格管理 | 能整理、分析、归档客户资料及销售记录 | |||||
能正确进行调价操作 | ||||||
药品营销 | 药品保管养护 | (1)入库 | 能对入库和退回药品进行验收 | 《药品营销技术》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2)效期管理 | 能进行有效期药品的管理 | |||||
(3)养护 | 能进行在库药品的外观检查 | |||||
能记录质量工作台账和建立养护档案 | ||||||
(4)不合格药品管理 | 能从药品外观及包装判别假劣药品 | |||||
能按规定的程序处理不合格药品及退货药品,并形成记录 | ||||||
经济核算 | (1)盘点 | 能正确进行库存盘点和结算 | 《药品营销技术》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 |||
(2)结算管理 | 能对销售扣率和利润进行计算 | |||||
能进行应收、应付的结算操作 | ||||||
药品推广 | (1)药品推广 | 能与医院、药店有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 《药事管理与法规》 《药品营销技术》 | |||
能组织相关会议 | ||||||
药品物流 | 物流信息处理 | (1)物流数据采集与分析 | 能收集物流数据 | 《医药物流基础》 | ||
能分析处理物流信息、数据 | ||||||
(2)物流信息管理 | 能熟练录入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 | |||||
能编制物流信息分析报告 | ||||||
会使用物流软件进行物流管理 | ||||||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 (1)仓储管理 | 能进行入库、搬运、储存、盘点、出货、调拨作业 | 《医药物流基础》 《GSP实务》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能进行库区货位作业 | ||||||
能进行流通加工作业 | ||||||
能进行仓储一般作业流程管理 | ||||||
(3)库存控制 | 能执行库存管理计划 | |||||
能制定库存控制基本管理策略 | ||||||
能进行仓储相关合同管理 | ||||||
学会仓储作业绩效评估 | ||||||
配送管理 | (1)制定配送计划 | 能分析客户配送的一般需求 | 《医药物流基础》 《GSP实务》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能根据配送计划实施配送 | ||||||
能优化配送服务一般流程 | ||||||
(2)配送作业 | 能合理选择配送运输工具 | |||||
能根据计划实施流通加工、包装 | ||||||
能正确使用装卸搬运设备 | ||||||
能编制装卸搬运作业计划 | ||||||
(3)票据、合同管理 | 能制定并管理基本配送服务合同 | |||||
能进行基本配送绩效评估 | ||||||
能分析基本配送中心功能和定位 | ||||||
具有收款和与客户沟通的技巧 | ||||||
能进行常见票据结算 | ||||||
运输管理 | (1)运输路线管理 | 能合理选择运输工具,正确执行运输作业 | 《医药物流基础》 《药事管理与法规》 《GSP实务》 | |||
能进行各种运输方式比较,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 ||||||
能优化运输路线 | ||||||
能安排和监管现场货物装卸搬运 | ||||||
(2)特殊药品运输 | 能执行特殊药品装卸搬运与运输 | |||||
(3)单证管理 | 能识读、制作、修改运输单证 | |||||
能录入并查询运输信息 | ||||||
能进行安全管理 | ||||||
能进行托运管理 | ||||||
能进行费用管控 | ||||||
临床调剂 | 处方调配 | (1)用药指导 | 能读解常用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缩写英文名 |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常见病用药指导》 《药理学基础》 《临床医学基础》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能介绍常用药品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
(2)凭方发药 | 能区别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 |||||
能看懂药品批准文号和药品有效期 | ||||||
能看懂处方 | ||||||
能按操作规程正确调配处方 | ||||||
(3)住院部药房管理 | 能正确填写(或打印)摆药卡与针剂单 | |||||
能识别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 | ||||||
药房管理 | (1)药品陈列 | 能按药品管理要求分类陈列药品 |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能按操作规程领取药品 | ||||||
(2)药品经济核算 | 能进行药品的经济核算 | |||||
配制医院制剂 | 制剂生产 | 能规范配制医院常用制剂 | 《药剂学》 | |||
药品检验 | (1)药品检验 | 能对医院制剂的成品、半成品及原辅料进行常规理化分析、无菌检查 | 《药剂学》 《药物分析技术基础》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2)质量控制与保证 | 能监督生产控制区环境条件 | |||||
药品采购 | (1)计划与合同管理 | 能根据进、销、存动态编制采购计划 |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药事管理与法规》 | |||
能签订采购合同 | ||||||
(2)药品采购与采购档案管理 | 能进行医院药品采购 | |||||
能整理、分析、归档供应商资料及购进记录 |
注:本表是方案开发组集成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职业学校应结合本校特点和区域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充分调研后,制订本校的该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
《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让使学生掌握人体各重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团队协作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形成严谨规范的职业素养,增强质量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敬畏和人体解剖的正确认知,从而为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提供助益,也为后续药理学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
102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职业教育理念,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1.依据《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本课程教学要求,突出对人体各重要器官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的正确认知,培养运用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药学岗位需求,对接药品购销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医药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确定课程内容。
3.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验基础,以及五年一贯制学制特点,确定课程内容容量和难度;以适应药学专业工作岗位所需人体解剖知识体系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教学单元间的逻辑关系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的组成,各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析正常人体的主要形态结构及功能活动的规律。
2.熟悉正常人体机能活动以及人体与环境的关系。
3.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对人体各重要器官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的辩认能力。
2.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主要器官的体表标志,具有在标本和模型上准确辨认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的能力。
3.按照实验指导,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及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
4.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习精神,不畏艰苦的学习意志。
2.认识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础价值,树立刻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爱护标本、仪器的良好品德,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坚定为药学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
3.逐步形成健康与疾病之间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人体功能与形态、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绪论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能阐述人体的组成、分部、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强化珍惜生命、爱惜身体、善待自己的意识。
3.能准确做出解剖学姿势,理解方位术语、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和特点,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4.能区分正反馈与负反馈及其作用。
【教学提示】
结合初中生物学知识导入讲述,运用模型示教。
2.使用视频、动画、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3.结合模型、联系临床实际讲授。
4.我国解剖学发展历史悠久,结合典型事例及古代典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5.内稳态维持受到体内外环境的调节,自然环境的污染会导致人体内稳态的破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理念,就是在为内稳态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
模块二:细胞和基本组织
教学单元(一):细胞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要求】
1.能够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分清各个结构的主要功能,做到爱岗敬业、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2.能掌握各物质转运方式、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
3.能阐述不同物质进行细胞膜跨膜转运的方式,强化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4.能归纳出细胞膜跨膜转运不同方式的特点和区别,细胞膜喻为守门人,强化学生守好药品质量意识。
5.会解释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发生机制,感受生命活动的神奇,敬畏生命。
6.能总结归纳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
【教学提示】
1.可以在课前利用学习平台上传学习任务,通过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注重知识的前后贯穿,在讲到后面内容时适时将已学知识穿插其间,并通过提问以使学生加深记忆并体现对知识的运用。
3.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4.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教学中去。例如,将整个细胞比作企业,细胞中的各个结构比作各个部门,引导学生做到爱岗敬业、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教学单元(二):基本组织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基本组织的主要分布与功能。
2.能阐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及分类;突触的分类、化学突触的结构。
3.能理解骨骼肌收缩机制和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
4.能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区分出各个基本组织。
【教学提示】
1.课前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学习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总结基本组织的分类及功能。
2.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去总结知识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3.在讲授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时,融入思政内容,强化团结协作意识。
模块三:血液
【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实践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血液组成、各类血细胞功能、血细胞生成的部位;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浆酸碱度以及保持血浆pH相对稳定的意义;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红细胞生成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2.能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养成细致观察能力。
3.能阐释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体内外抗凝活动。
4.学会观察和分析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并解释一些临床现象,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5.能掌握正常血量及相对恒定的意义、血型系统的分类依据、Rh血型特点及临床意义;学会ABO血型系统的鉴定,培养求真务实、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6.能运用血型系统知识分析临床上的输血的原则,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
【实践教学安排】
实验名称:ABO血型系统鉴定
实验名称:动脉血压测量
【教学提示】
1.结合本章学习目标以生活中或临床上常见现象设置情境,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血液的魅力。
2.运用归纳法讲授血浆的成分和作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3.结合临床讨论血液凝固的加速、延缓及抗凝的方法。以撒网捕鱼为例讲解血液凝固过程,或者借助视频进行讲解。
4.结合临床实例导入讲授。运用比较法掌握ABO和Rh血型的特点以及临床输血原则。
5.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操作情况,督促学生做好实验垃圾处理工作,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例如在进行ABO血型鉴定实验时,双凹玻片属于经清洗后还可再重复使用的物品,应放到教师指定的回收地点;采血针属于一次性的锐器用品,应放置在标有“生物危害”字样的专用锐气盒内;牙签、棉签等实验垃圾应置于黄色的医疗垃圾袋中,以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医疗垃圾的意识。
模块四:运动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躯干骨和四肢骨的名称、一般形态、位置。
2.能区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3.能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脊柱和胸廓的整体观、上、下肢骨的连结与运动、骨盆的组成、分部和性别特点。
4.了解肌的形态、构造、起止、配布规律、辅助结构;了解躯干肌、头肌、四肢肌群的名称、位置、功能;掌握全身常用的肌性标志、熟悉躯干肌的肌间结构。
5.能结合活体触摸全身常用的骨性标志和全身常用的肌性标志(能够准确活体定位)。
6.能运用骨生长发育的知识对缺钙引起骨质疏松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认识人体运动系统结构
【教学提示】
1.课前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收集临床上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突出实践教学,利用标本、图片、模型和视频等手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
3.通过触摸了解全身常用的肌性标志和骨性标志,加强科学精神。
4.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要观察标本模型,要适时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
5.目前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3D打印技术体现了医学创新发展成果。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穿插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向学生介绍人造关节、假肢的研制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创新是事物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模块五:消化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口腔、食管、胃、肠、肝、胰腺的位置、形态、结构,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方式。
2.能区分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
3.能简述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作用,胃的运动、胃排空。
4.能详述食管的形态位置和生理性狭窄。掌握胃的形态和分部、位置及粘膜结构特点。
5.能说出小肠的运动和大肠的运动。
6.说出唾液腺的形态位置、唾液的作用,排便反射过程,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途径和部位,培养合理饮食摄入习惯。
7.能运用消化系统知识解释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制。
【教学提示】
1.充分挖掘与生理学有关思政资源,与学生分享劳动模范的案例,如“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先进事迹等。
2.利用标本和模型讲授比较消化管的各段形态结构的不同,通过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食管的生理性狭窄”。
3.讲述肝脏功能时引出脂肪肝,倡导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介绍“暴走妈妈”为儿捐肝的案例,让学生们懂得感恩,对于至亲至近的人更要心怀感恩,培养学生们的医德心。
4.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
模块六:呼吸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作用。(对照模型)说出鼻、喉的构成及鼻旁窦的开口,肺的位置和形态,呼吸运动和呼吸过程及特点,肺通气、肺换气的概念。
2.能区分上、下呼吸道及临床上常见的上、下呼吸道疾病;能区分用力呼吸与平静呼吸的不同之处。
3.能详细说出气管与主支气管的位置及形态特点。知道气道阻塞的预防及解救措施。
4.能阐述胸膜腔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肺通气的动力、阻力及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气体交换的动力和交换过程,以及CO2和O2在血液运输的形式及特点。
5.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临床常见的缺氧类型(例如:煤气中毒的原理)。
6.能理解并分析呼吸中枢的分布和调节作用以及血中CO2、H+和低O2对呼吸的影响。.
7.学会肺活量的测定方法。
8.了解肺导气部、肺呼吸部组织结构特点,纵隔及其分部,肺牵张反射的概念和调节作用。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肺活量测定
【教学提示】
1.运用多媒体讲解呼吸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各司其职的责任意识。
2.用比较法讲授肺导气部、肺呼吸部组织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习惯。
3.虚拟软件和相关视频演示肺活量测定、呼吸运动的调节。
4.结合临床常见的缺氧类型来解释O2的运输,利用生活中的导致缺氧的原因,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5.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临床现象,分组讨论CO2、H+和低O2对呼吸的影响,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团队协作精神。
6.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发展,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7.结合呼吸系统疾病及空气污染等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的理念。
模块七:泌尿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的位置、结构、形态及主要功能,肾单位、滤过膜、球旁复合体、重吸收的概念、方式和特点,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主要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尿的浓缩与稀释的概念,正常尿量和尿量异常。
2.熟悉肾的剖面构造,滤过的结构基础。
3.能理解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H+、NH3、K+的分泌和分泌功能与酸碱平衡的关系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4.能详述尿的生成过程、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并能解释临床上常见的蛋白尿、血尿、无尿、少尿和多尿等现象。
5.能简述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泌尿功能与水盐平衡的关系,尿的浓缩与稀释,输尿管与膀胱的形态和位置,尿的输送、贮存和排放。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教学提示】
1.采用尿毒症病例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肾小球的滤过时,利用讲授、列举生活实例、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科学的饮食、用药,尽可能减小对肾脏的损伤。
3.在讲述肾功能衰竭部分时,通过微视频向同学们介绍泌尿外科奠基人吴阶平的事迹,展现结合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仁者大爱、爱国、敬业的精神,教育学生在工作中担当起救死扶伤的责任,发扬人文关怀精神。
4.通过讲授输尿管与膀胱的形态和位置、女性尿道形态特点,尿的输送、贮存、排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通过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的观察,加深对尿生成过程及调节机制的理解。
6.人体解剖学实验多用到大白鼠、家兔等实验动物,教师在实验教学全程渗透生命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生命意识。
模块八:生殖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对照模型说出睾丸的位置、形态和主要功能,输精管和射精管的行程,男性附属腺的位置和功能,卵巢、输卵管、位置、形态。
2.能阐释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正确认识性别差异。
3.了解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与卵巢内分泌的关系,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4.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常见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部位和用药原理,体会“五自”教育的含义。
【教学提示】
1.利用模型讲述男女内外生殖器的组成、形态、结构等。
2.运用课件中的图片展示男女内外生殖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模块九:脉管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10学时,实践2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的位置与形态;心传导系统、心的血管,心率、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肌的生理特性;血管的组织结构及特点;主要的淋巴器官及其功能。
2.能归纳心动周期的特点、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3.能简述连接心脏的各大血管,心腔的分布及进出口,血液循环的途径。
4.熟悉全身的血管;熟悉上腔静脉系的组成、收集范围、主要属支;了解下腔静脉系的组成、收集范围、主要属支。
5.能理解并阐述动脉血压概念、正常值、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和相对稳定的意义;心交感神经与心迷走神经、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6.能描述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心率的正常值及其生理波动;心脏泵血过程;静脉血压的概念、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过程。
【实践教学安排】
1.实验名称:心血管系统观察
【教学提示】
1.利用模型讲述心的位置、外形、结构和体表投影。
2.列举临床实例讲授影响心肌生理特性的因素,心肌细胞同步兴奋和收缩的目的,是使最终的射血效率达到最高,引导学生意识到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实现个人价值。
3.引导学生用图示掌握一个心动周期、瓣膜和血流的变化,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收缩0.3秒,舒张0.5秒,如此才可长久地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告诉学生在工作和休息上,要向心脏学习,劳逸结合,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4.结合临床常见心脏疾病及治疗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5.讲授心脏泵血功能时,可导入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长跑能坚持到终点?运动员的心率为什么要比普通人慢?引导学生理解心力储备的概念及其对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教育引导学生注重健康,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
模块十:感觉器官
【学时分配】理论6学时
【内容要求】
1.能说出眼球壁的结构及特点,眼球内容物的结构及特点;外耳、中耳、内耳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2.能简述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主要途径。
3.能理解眼的折光系统的组成、折光异常及其矫正方法;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4.能详述暗适应与明适应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5.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临床上常见的眼部和耳部疾病发病的部位和原因。
6.学会瞳孔对光反射和近反射的方法;学会视力的测定和色盲检查方法,以及理解声波传导的途径。
【教学提示】
1.用比较法讲授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视,让学生意识到预防近视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使用电子产品,保护眼睛。
2.在讲述眼角膜时, 引导学生了解角膜因没有血管所以移植成功率高的特点,了解角膜移植的相关情况,从而让他们产生责任感和义务感。
3.利用现实生活体验,讲述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明适应和暗适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总结。
4.收集资料并组织小组讨论眼保健的意义及措施。
5.讲解晶状体功能引出白内障疾病,介绍国家的“光明扶贫工程”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治疗,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
模块十一:神经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
【内容要求】
1.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解释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2.归纳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和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叙述突触的分类、传导过程及其原理;简述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的概念及特点。
3.熟悉脊髓的位置、内部结构;简述脊髓的功能,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说出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位置、主要分支及主要分支支配的部位。
4.熟悉脑的分部、脑干的组成和内部结构;了解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及丘脑感觉投射系统的特征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简述大脑半球的分叶和内部结构。
5.简述大脑皮层主要机能代表区的定位、功能及特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条件反射对机体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的原因。
6.归纳自内脏经的结构与功能特征、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及递质与受体的分类。
7.能理解学习的形式、记忆的过程;人类脑的生物电活动、觉醒与睡眠。
【教学提示】
1.在讲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一对一的特征时,利用讲授、列举实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严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有严谨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2.讲述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内容时,可引出霍金与“渐冻症”抗争的伟大一生案例,“渐冻症”是比癌症更痛苦的运动神经元病。激励学生要为解除人类之病痛而刻苦学习,使学生带着思考和使命开始人体生理知识的学习。
3.脑科学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探索大脑奥秘、揭示意识思维活动的本质,学习神经系统形态和结构是基础,结合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4.联系人体说明神经系统在机体活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及学习记忆习惯。
模块十二:内分泌系统
【学时分配】理论8学时
【内容要求】
1.掌握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激素的概念;熟悉激素的分类及作用特征。
2.了解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熟悉垂体的位置和形态;归纳各种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了解垂体功能的调节。
3.熟悉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熟悉甲状腺功能异常所引起的疾病;了解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4.掌握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
5.掌握胰岛分泌激素的种类;了解胰岛素对代谢的调节;熟悉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6.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发病的部位和原因;能对一般人群进行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的健康宣教。
【教学提示】
利用标本和模型讲授内分泌腺的形态位置,引导学生养成通过直接观察法总结知识点。
2.讲解甲状腺激素时,甲亢患者的药物治疗周期长,面对烦躁易怒的甲亢患者,提醒学生应当充分理解患者的情绪,多站在患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3.讲述胰岛素时,回顾我国科学家首先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艰难过程,利用讲授、举例、讨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从事科研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
4.负面的心理活动、长期的焦虑、巨大的精神压力等会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如果持续过久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而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认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性。
5.综合内分泌这一章节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规律的作息习惯,进而引导学生遵守学校作息要求。
模块十三:能量代谢与体温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内容要求】
1.能简述人的正常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体温的测定部位与方法。
2.熟悉能量代谢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3.能理解正常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人体的产热方式与散热方式。
4.能说出体温调节中枢及体温调节机制。
5.能运用影响体温的因素对发热的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教学提示】
1.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体温变化,尤其是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及时记录自身体温,了解身体状况。
2.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养成合理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正确选择不同体温测量方式进行体温测量的能力。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和利用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教学内容渗透思政教育,结合案例,激发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习兴趣。
2.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3.充分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如生理解剖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生命科学馆等,加强实践技能学习,提升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如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病例分析、情景教学等,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实现做学合一、德业兼修。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结合标本、模型、多媒体、视频、精品课程、泛雅网络教学平台、3Dbody APP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学业质量评价
1.发挥评价的发展、激励、诊断、导向功能。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关注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兼顾,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常规考核为主,结合课堂表现、学习参与度、任务完成质量、知识应用、知识竞赛等情况,形成综合评价结果。关注学生对知识理解、技能掌握的同时,重视劳动观念、课程思政、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形成,体现知识、技能、素质并重。
3.教师要客观、及时地反馈评价结果,形成良性互动,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予以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及时根据学生情况予以引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
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要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并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教材内容要优先选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技术先进、应用广泛、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平台、工具和项目案例。教材设计要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相适应,突出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教材形式要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倡导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新形态立体化教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学习环境创设
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支持课程教学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环境主要是指教学设备设施,以及支持学生开展数字化学习的条件。
1.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紧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在课程资源方面,依据本课程标准,充分运用本专业常规必备的工具书、电子读物、教学软件(3D body解剖软件)、教学标本、挂图、音像资料、校内实训基地、生命科学馆、模拟软件等满足教学需要。此外,积极开发和使用信息化课程资源。选择适合本课程的虚拟仿真软件进行课内教学、课外练习。收集、改编、制作适合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等资源,搭建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能充分满足学生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
3.在学习环境方面,依据学习目标采用以问题为导向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实践教学,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营造快乐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人体结构及生命活动规律的感性认识。
宿迁市中等职业学校2024—2025学年度
教学进度及考核样卷
解剖生理 学科
一、进度安排
周次 | 进度安排 | 教学内容要点说明 |
1 |
实验1:
| 1.掌握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2.熟悉人体基本组成及常用的解剖术语、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3.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医药学的关系; 4.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认识层次、人体功能的反馈控制; 5.能进行刺激与反应实验操作,并能对反射弧的组成进行分析。 |
2 | 第二章 细胞与组织(理论4) | 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2.熟悉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神经组织的组成和功能; 3.了解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衰老及凋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的组成及其功能;细胞的信号转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
3 | 第三章 运动系统(理论4) | 1.了解骨的构造和分类;关节的基本结构;骨骼肌的构造和分类; 2.了解全身主要骨的形态结构; 全身主要骨连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全身主要骨骼肌的位置和作用。 |
4 | 第四章 血液(理论4) | 1.掌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 2.熟悉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血液凝固的概念;红细胞血型、血量与输血原则; 3.了解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的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血型的概念与红细胞的凝集。 |
5 | 运动系统和血液系统实践(4) 实验2: 运动系统标本或模型的观察 实验3: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鉴定 |
2.能应用血液的基本知识解读有关的临床血常规检验报告单,能应用输血和血型的相关知识; 3.能进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鉴定; |
6 | 第五章 循环系统(理论4)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循环系统的结构 | 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心腔结构; 2.熟悉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概念;心壁的结构、心的血管、心包;肺循环和体循环系统中动脉系统、静脉系统主要血管的分支与分布; 3.熟悉血液循环途径;心传导系统;淋巴系统; |
7 | 第五章 循环系统(理论4) 第三节 心脏生理 第四节 血管生理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1.掌握心动周期和心率的概念、心脏泵血过程、心音;心肌的生理特性;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熟悉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微循环; 3.了解心电图;血流量与血流阻力;脉搏。 |
8 | 循环系统实践(4) 实验4: 一、循环系统标本或模型观察 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 1.学会在标本或模型上指认心脏的位置、形态,心腔结构,传导系统的构成,心的血管和心包; 2.学会在标本或模型上指认主动脉的起止、位置、走形、分支;观察主要动脉的分布范围,在活体中的位置或体表投影; 3.熟练掌握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
9 | 第六章 呼吸系统(理论2+实践2) 实验5: 呼吸系统标本或模型的观察 | 1.掌握呼吸运动的调节; 2.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呼吸的概念与生理意义;肺的位置、形态及微细结构;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气体的交换; 3.了解呼吸道的组成与分部;胸膜与纵隔;肺通气的原理;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4.能在标本或模型上指出呼吸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
10 | 期中复习及考试 | |
11 | 第七章 消化系统(理论2+实践2) 实验6: 消化系统标本或模型的观察 | 1.掌握胃及肝的结构;胰液、胆汁的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和方式; 2.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胃液的成分和作用;胃的运动形式; 3.了解消化系统各器官形态、位置及功能; 4.能在标本或模型上指出消化系统的组成;观察和辨认消化管各段、肝脏、胆囊、胰腺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理解食管、胃、小肠、阑尾、结肠、胆囊在活体中的位置或体表投影。 |
12 |
第十章 感觉器官(理论2) | 1.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体温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化; 2.熟悉基础状态与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3.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体温的调节; 4.熟悉眼的结构、功能;耳的功能; 5.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耳的结构;皮肤的微细结构和附属器。 |
13 | 第九章 泌尿系统(理论2+实践2) 实验7: 泌尿系统标本或模型的观察 | 1.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尿生成的体液调节; 2.熟悉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3.了解排泄的概念及途径;肾的血液循环特点;膀胱、输尿管、尿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过程;尿的浓缩与稀释;尿生成的神经调节、肾内自身调节;尿液及其排放; 4.学会在标本上指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连续关系;学会在标本上观察和辨认肾的位置、形态、剖面结构及背膜,理解肾在活体中的位置及体表的投影;5.学会观察输尿管的形成和狭窄的位置,理解输尿管在活体中的体表投影; 6.学会观察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膀胱三角的位置,理解膀胱在活体中的位置与体表投影;学会观察女性尿道的特点,毗和尿道外口的开口部位。 |
14 |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理论4)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 1.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类型,及其相互结合的作用;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突触传递的过程;感觉投射系统的结构及特点;自主神经的功能与意义; 3.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区分;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分布;内脏神经的分布及特点;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内脏活动的调节中枢;脑的高级功能; |
15 |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理论2+实践2)
实验8: 神经系统标本或模型的观察 | 4.学会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学会观察脊髓的位置、形态,脑的分布及各部的位置、形态,内囊的位置与形态;学会观察脑室及脑、脊髓的血管与被膜;学会观察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位置及重要分支,胸神经前支的分布,脑神经的分布;学会观察交感干的组成位置。 |
16 |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理论4) | 1.掌握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熟悉激素的概念与分类;腺垂体、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 3.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激素作用的共同特征、作用机制与分泌调节;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与功能联系;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胰岛的形态与微细结构,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甲状腺功能的调节;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
17 |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理论2+实践2) 实验9: 生殖系统标本或模型的观察 | 1.掌握月经周期及其形成机制; 2.熟悉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受精、卵裂、胚泡形成、植入及三胚层的分化等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 3.了解睾丸和卵巢功能的调节;生殖细胞的产生;胎膜和胎盘;胚胎龄、预产期和分娩;双胎、多胎和联胎; 4.结合标本观察和辨认男性、女性生殖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联通关系;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睾丸、卵巢和子宫的微细结构,能在显微镜下辨认精子的形态。 |
18 | 期末复习及考试 |
二、考试要点
(一)人体解剖部分
1.细胞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组织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不同类型上皮组织的分布和功能差异。
结缔组织的分类及各自的特性。
器官系统
骨骼系统:骨的分类、构造、功能;关节的结构和类型;主要骨骼的名称和位置。
肌肉系统:肌肉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主要肌肉群的位置和作用。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各自功能;消化过程的主要环节。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运动的过程。
泌尿系统: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
心血管系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分类和特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反射弧的组成。
()二)人体生理部分
1.基本生理功能
(1)物质转运: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2)细胞的兴奋性:兴奋性的概念;兴奋与抑制的表现。
(3)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特点和作用。
2.各系统的生理机能
(1)运动系统:肌肉收缩的原理和形式;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消化系统:消化液的分泌和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呼吸系统: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泌尿系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心血管系统:心脏的泵血功能;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神经系统: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
3.人体的代谢与能量供应
人体的能量来源和消耗;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4.内分泌与生殖系统机能
主要内分泌腺的分泌激素及功能;激素的调节机制。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殖过程的主要环节。
三、试题样卷
考试样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人体的基本组织不包括(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E.脂肪组织
2.骨的构造包括( )
骨膜、骨质和骨髓 B.骨密质、骨松质和骨髓
C.骨膜、骨密质和骨松质 D.骨质、骨髓和骨的血管神经
E.骨密质、骨松质和骨的血管神经
3.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
A.心脏 B.肝脏 C.肺 D.皮肤
4.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浦肯野纤维 D.心房肌
5.参与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是( )
A.胸大肌和胸小肌 B.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
C.膈肌和肋间外肌 D.膈肌和腹肌
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吞噬病菌
C.止血和凝血 D.参与免疫反应
7.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神经元 B.神经胶质细胞 C.神经纤维 D.突触
8.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 )
A. 脊髓 B. 脑干 C. 小脑 D. 大脑皮层
9.以下哪种激素可以升高血糖(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素 D.生长激素
10.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1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
A.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C.消化管和消化腺
D.口腔、胃、小肠和大肠
12.胆汁是由( )分泌的。
A.肝脏 B.胆囊 C.胰腺 D.十二指肠
1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脑干 D.脊髓
1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A.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B.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
C.关节面、关节软骨和关节腔D.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软骨
15.人体的运动系统由( )组成。
A.骨、骨连结和骨骼肌B.骨、关节和骨骼肌
C.骨、骨连结和肌肉D.骨、关节和肌肉
16.以下哪种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
17.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 )
A.体循环和肺循环B.大循环和小循环
C.动脉循环和静脉循环D.心血管循环和淋巴循环
18.心脏的四个腔中,与肺动脉相连的是(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9.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组成。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B.呼吸道和肺
C.肺和胸廓D.呼吸道、肺和呼吸肌
20.人体的内分泌腺不包括( )
A.甲状腺 B.肾上腺 C.唾液腺 D.垂体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
2.骨的生长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3.血液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4.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呼吸的全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环节。
6.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和。
7.神经元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8.人体的感觉器官主要有_______、、、和。
9.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
10.人体的肌肉组织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解剖学姿势:
2.关节腔:
3.肺换气:
4.血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简述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功能。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制药类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试行)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制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制药类各专业学生掌握药品生产、生物药品检测、临床用药指导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36学时,2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生物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制药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制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药品生产、生物药品检测、临床用药指导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生物药品制品生产、质检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制药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依据中职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兼顾生物化学课程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与特点,按从静态生物化学知识到动态生物化学知识、从基础理论到相应生物药品制品生产、质检等岗位中应用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生物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1.能够描述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的生理功能与体内调节过程,掌握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的理化性质与代谢规律。
2.会灵活应用生物化学相关理论理解生物药品制品生产工艺和检测方法。
3.会灵活应用生物化学相关理论分析生物药品制品生产、检测、储存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4.会应用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的生理功能与调节知识看懂相关病症病因及相关疾病的用药指导。
5.养成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职业习惯。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 教学单元 | 内容及要求 | 参考 学时 |
认识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概念 | 1.会描述生物化学研究对象; 2.会描述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3.理解生物化学的含义 | 1 |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 1.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阶段,能说出生物化学萌芽的时间段、“生物化学”这个名词提出的年代; 2.能描述生物化学的成就及发展趋势,能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时间与参与国家、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启动时间,能概述出我国生物化学家对蛋白质变性理论的贡献; 3.能描述生物药品制品的特点,能概述出生物药品制品的种类 | ||
蛋白质 |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 1.会说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会使用凯氏定氮法公式计算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了解基本氨基酸的数量,能画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能描述蛋白质的结构,能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内容,能说出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种类; 3.掌握人体内的8种必需氨基酸; 4.能解释食品营养中的蛋白质互补作用 | 1 |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制药 | 1.能阐明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能用文字描述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蛋白质沉淀方法,会说出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峰值在280nm处; 2.能解释蛋白质盐析原理,理解蛋白质变性,能概括出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和本质; 3.能应用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质类药物生产工艺,如:从新鲜牛肺中提取制备胰蛋白酶的生产工艺中盐析、去杂蛋白等工艺原理; 4.能应用蛋白质相关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质类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如:用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技术原理等 | 6 | |
蛋白质的功能 | 1.能说明蛋白质的功能,能用文字描述出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2.能灵活应用蛋白质功能理解相关药品的用药指导,如:胰岛素的使用、蛋白酶类药品的使用 | 2 | |
核酸 | 核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 1.会说明核酸的组成单位、DNA的二级结构特点;能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会概括核苷酸的种类与各自组成,能阐明DNA双螺旋模型要点; 2.能复述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能说明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三类RNA分子结构与各自功能; 3.会灵活应用核酸碱基配对规律写出互补链 | 2 |
核酸的理化性质与制药 | 1.掌握核酸的理化性质;能归纳核酸分子的溶解特点,能说出核酸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260nm,能识别DNA分子的变性与复性; 2.能灵活应用核酸的理化性质理解核酸类药品生产工艺与质量检测技术,如:从致敏羊的脾中制备免疫核糖核酸工艺;定磷法测定核酸的含量原理 | 2 | |
酶 | 酶的概念 | 1.掌握酶的概念与催化特点; 2.能复述酶的结构,能说出酶的基本形式、单纯酶与结合酶的化学组成 | 2 |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 1.理解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会概述米氏常数的意义,知道酶有最适pH、最适温度,能概括出可逆性抑制作用的三种类型及各自特点; 2.能够灵活应用酶的理化性质理解酶类药物的生产与质量检测技术,如:L-天冬酰胺酶的制备与活力单位测定 | 4 | |
维生素 | 维生素 | 1.掌握维生素的定义与分类,能复述各种维生素的功能; 2.会根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是缺乏哪种维生素及相关用药指导,如:夜盲症、脚气病、佝偻病 | 2 |
糖代谢 | 糖的消化与吸收 | 1.掌握糖的分类与性质;能说出糖的元素组成,能说出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单糖、双糖、多糖,能概述糖类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2.能复述糖的消化吸收过程,能说出糖的消化部位与消化产物,会概括糖的吸收部位与吸收形式 | 2 |
糖的分解代谢与糖原合成 | 1.理解糖的分解代谢途径、各种途径的不同生理功能;会概述糖酵解途径的部位、生理意义,能概述有氧氧化的部位与生理意义,能描述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特点,能说出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2.能说出糖原合成与分解的意义 | 2 | |
糖异生作用与血糖 | 1.能说出糖异生作用的调节与生理意义; 2.会解释血糖定义与血糖调节;能概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能概括肝对血糖的调节和激素对血糖的调节; 3.会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如:高血糖与糖尿的区别与联系;低血糖的特征与常见原因 | 2 | |
脂类代谢 | 脂肪代谢 | 1.能复述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2.理解脂肪代谢过程与酮体代谢特点; 3.会复述酮体生成的意义 | 2 |
脂类的贮存与运输 | 1.掌握血脂的定义与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功能; 2.会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产生机理;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 | 2 | |
蛋白质代谢 |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 1.掌握基本氨基酸的代谢;会概述三种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方式,能说出血氨来源与去路; 2.能复述高血氨与氨中毒产生的原因 | 2 |
个别氨基酸代谢 | 1.会复述特殊氨基酸的代谢过程;能概述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会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如:食鱼与组胺中毒的关系;白化病、苯丙酮酸尿症的发病机理与哪些氨基酸代谢异常相关 | 2 |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
2.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将理论与生物药品制品生产或质量检测实践相结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带着学生总结、分析、归纳知识点,以生活中常见的生化知识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理化性质基本理论知识教学中,可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变化、嗅不同实验产生的不同气味,分析总结出它们的理化性质,如实验不方便现场演示,可通过动画模拟、录好视频展现;对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代谢与功能教学知识点,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结合常见的一些临床症状,采用图片、动画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展现临床特征讲解其诱发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蛋白质理化性质、酶促反应特征的验证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生化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4.将生化实验的操作规范、生物药品制品质量安全特点、生产生物药品制品过程中的环境安全保护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
(二)评价建议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结合生物药品制品生产、质量管理、储存与运输、营销等岗位的需要、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等确定评价要素,体现知识、技能、素质并重。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实验记录等。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检测,主要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评价;对于实验操作技能内容,应根据操作过程、实验态度及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过程评价引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即在每次实验操作过程中进行评价,包括实践操作、记录的填写、回答问题、实验报告、学习态度、安全意识、课堂出勤率、小组合作情况等,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3.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应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
4.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的向学生反馈,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1.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
2.教材编写应反映生物药品制品生产管理、储存与运输管理、营销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新规定、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3.教材呈现方式应新颖,图文并茂,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4.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宜采用章节形式进行呈现,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将行业标准和职业基本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各教学章节中。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
1.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以及相应的实验实训器材,能满足教学需要。
2.有效利用学校及社会图书馆有关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制作、收集教具、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
3.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可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制药企业车间等见习、参观,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七、说明
本标准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制药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制药类各专业(三年制)学生。
(开发人员及单位:曹大红,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李亚君,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李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武珊,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宿迁市中等职业学校2024—2025学年度
教学进度及考核样卷
生物化学 学科
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学期 | |||
周次 | 内容进度 | 教学时数 | 分专业要点说明 |
1 | 第一章 绪论(理论1)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理论1)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 蛋白质的结构 | 2 | 1.理解生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会描述生物化学研究内容; 2.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阶段; 3.会说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会使用凯氏定氮法公式计算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了解基本氨基酸的数量,能画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4.能描述蛋白质的结构,能解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内容,能说出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种类; 5.掌握人体内的8种必需氨基酸;能解释食品营养中的蛋白质互补作用。 |
2 |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理论2)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 2 | 1.能阐明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能用文字描述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蛋白质沉淀方法,会说出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峰值在280nm处; 2.能解释蛋白质盐析原理,理解蛋白质变性,能概括出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和本质; |
3 |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实践2) 实践1蛋白质的分离、提纯 | 2 | 能应用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质类药物生产工艺,如:从新鲜牛肺中提取制备胰蛋白酶的生产工艺中盐析、去杂蛋白等工艺原理与操作; |
4 |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实践2) 实践2 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 2 | 能应用蛋白质相关理化性质分析蛋白质类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如:用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技术原理和操作等 |
5 | 第二章 蛋白质的化学(理论2) 第四节 蛋白质的功能 | 2 | 1.能说明蛋白质的功能,能用文字描述出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2.能灵活应用蛋白质功能理解相关药品的用药指导,如:胰岛素的使用、蛋白酶类药品的使用。 |
6 | 第三章 核酸的化学(理论2) 第一节 核酸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 | 2 | 1.会说明核酸的组成单位、DNA的二级结构特点;能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会概括核苷酸的种类与各自组成,能阐明DNA双螺旋模型要点; 2.能复述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能说明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三类RNA分子结构与各自功能; 3.会灵活应用核酸碱基配对规律写出互补链。 |
7 | 第三章 核酸的化学(理论2)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 2 | 1.掌握核酸的理化性质;能归纳核酸分子的溶解特点,能说出核酸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260nm,能识别DNA分子的变性与复性; 2.能灵活应用核酸的理化性质理解核酸类药品生产工艺与质量检测技术,如:从致敏羊的脾中制备免疫核糖核酸工艺;定磷法测定核酸的含量原理。 |
8 | 第四章 酶(理论2)
第四节 酶与医学 | 2 | 1.掌握酶的概念与催化特点; 2.能复述酶的结构,能说出酶的基本形式、单纯酶与结合酶的化学组成。 |
9 | 第四章 酶(理论2)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 2 | 理解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会概述米氏常数的意义,知道酶有最适pH、最适温度,能概括出可逆性抑制作用的三种类型及各自特点; |
10 | 第四章 酶(实践2)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 2 | 能够灵活应用酶的理化性质理解酶类药物的生产与质量检测技术,如:L-天冬酰胺酶的制备与活力单位测定 |
11 | 第五章 维生素(理论2) | 2 | 1.掌握维生素的定义与分类,能复述各种维生素的功能; 2.会根据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是缺乏哪种维生素及相关用药指导,如:夜盲症、脚气病、佝偻病 |
12 | 第六章 糖代谢(理论2) 第一节 糖代谢概述 | 2 | 1.掌握糖的分类与性质;能说出糖的元素组成,能说出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单糖、双糖、多糖,能概述糖类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2.能复述糖的消化吸收过程,能说出糖的消化部位与消化产物,会概括糖的吸收部位与吸收形式 |
13 | 第六章 糖代谢(理论2)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 2 | 1.理解糖的分解代谢途径、各种途径的不同生理功能;会概述糖酵解途径的部位、生理意义,能概述有氧氧化的部位与生理意义,能描述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特点,能说出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2.能说出糖原合成与分解的意义 |
14 | 第六章 糖代谢(理论1+实践1) 第四节 糖异生 第五节 血糖 | 2 | 1.能说出糖异生作用的调节与生理意义; 2.会解释血糖定义与血糖调节;能概述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能概括肝对血糖的调节和激素对血糖的调节; 3.会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如:高血糖与糖尿的区别与联系;低血糖的特征与常见原因 |
15 | 第七章 脂类代谢(理论2) 第一节 脂类代谢 第二节 甘油三酯的中间代谢 | 2 | 1.能复述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2.理解脂肪代谢过程与酮体代谢特点; 3.会复述酮体生成的意义 |
16 | 第七章 脂类代谢(理论1+实践1) 第三节 类脂代谢 第四节 血脂 | 2 | 1.掌握血脂的定义与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功能; 2.会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产生机理;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 |
17 | 第八章 蛋白质代谢(理论2) 第一节 氨基酸代谢概况 第二节 氨基酸代谢 | 2 | 1.掌握基本氨基酸的代谢;会概述三种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方式,能说出血氨来源与去路; 2.能复述高血氨与氨中毒产生的原因 |
18 | 第八章 蛋白质代谢(理论2) 第三节 个别氨基酸代谢 | 2 | 1.会复述特殊氨基酸的代谢过程;能概述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会灵活应用基本原理解释简单的一些临床上病征,如:食鱼与组胺中毒的关系;白化病、苯丙酮酸尿症的发病机理与哪些氨基酸代谢异常相关 |
19 | 复习 | ||
20 | 期末考试 |
二、考试要点
生物化学考试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和理论:考生需要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
2、蛋白质化学:考试内容涵盖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类型、特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等。
3、核酸化学:包括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核苷酸的结构、DNA和RNA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DNA的三级结构、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等。
4、糖类结构与功能:考试内容涉及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糖聚合物及它们的生物学功能、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等。
5、维生素: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和功能等。
6、酶学:酶的概念、作用特点、活化能结合基团、必需基团、辅酶或辅助因子、结合酶、全酶等。
7、基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复制的特征及复制的酶、DNA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逆转录的概念及过程、RNA的生物合成及加工修饰等。
8、生化专题:涉及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血浆蛋白质的分类、性质及功能等。
三、试题样卷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生物转化作用
糖异生
蛋白质的等电点(PI)
呼吸链
糖的有氧氧化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酮体生成和利用的生理意义。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4.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有哪几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60分)
单项选择题(请从每题中选出一个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蛋白质分子中特征性元素是A.C B.H C.O D.N E.S
2、结合胆红素是
A. Y蛋白与胆红素结合B. Z蛋白与胆红素结合C. Y.Z蛋白与胆红素结合
D.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E.清蛋白与胆红素结合
3、人体内最重要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是
A.转氨基作用B.氧化脱氨基作用 C.联合脱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E. 核苷酸循环脱氨基作用
4、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 B.肌酸 C.肌酐 D.尿酸 E.氨
5、一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几分子ATP,若彻底氧化生成几分子ATP
A. 1,6 B. 2,20 C. 3,38 D. 5,36 E. 2,32
6、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活性硫酸供体是
A. H2SO4 B. PAPS C.半胱氨酸D.牛磺酸E.胱氨酸
7、鸟氨酸循环的作用是
A.鸟氨酸脱氨B.鸟氨酸脱羧C.合成鸟氨酸D.合成尿素E.合成尿酸
8、参与脂肪酸合成过程的酶是
A.脂酰CoA合成酶B.肉碱脂酰转移酶C. HMGCoA合成酶
D. HMGCoA裂解酶E.乙酰CoA羧化酶
9、肝昏迷时脑中氨的增加,可以使脑细胞中减少的物质是
A.草酰乙酸B.异柠檬酸 C.乙酰乙酸D.苹果酸E.α-酮戊二酸
…………
60、下列有关生物转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B.包括氧化及结合反应在内
C.增加物质的极性D.使所有被转化的物质毒性下降E.增加物质的溶解度
中等职业教育药剂专业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 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有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学课是推动现代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任务
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国家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帮 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发展需求,深化化学的实践应用,提升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就业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为考试课,总学时108,其中理论78学时,实验30学时,一学期开设;
2.各章学时分配如下:
表一各章节学时分配表
章节 | 内容 | 理论 | 实验 | 小计 |
第一章 | 绪论 | 4 | 2 | 6 |
第二章 | 烷烃 | 4 | 2 | 6 |
第三章 | 不饱和烃 | 6 | 2 | 8 |
第四章 | 脂环烃 | 2 | 2 | |
第五章 | 芳香烃 | 6 | 2 | 8 |
第六章 | 卤代烃 | 6 | 2 | 8 |
第七章 | 醇、酚、醚 | 6 | 2 | 8 |
第八章 | 醛、酮、醌 | 6 | 2 | 8 |
第九章 | 羧酸及取代羧酸 | 8 | 4 | 12 |
第十章 | 对映异构 | 4 | 2 | 6 |
第十一章 | 羧酸衍生物 | 6 | 2 | 8 |
第十二章 | 含氮化合物 | 6 | 2 | 8 |
第十三章 |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 4 | 2 | 6 |
第十四章 | 糖类 | 2 | 2 | 4 |
第十五章 |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 4 | 4 | |
第十六章 | 高分子化合物 | 4 | 2 | 6 |
合计 | 78 | 30 | 108 |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能根据要求正确书写名称和结构式。
2.掌握简单的结构理论,能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认识简单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及用途。
4.能运用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纯制方法
5.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有关内容的联系,将其内容融会贯通。要充分注重教学的互动性,把学生作为主体,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尤其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情心编排具有较强思考性的讨论和练习,且在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悟的时间,寓能力发展于求知之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以及善于质疑勇于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教学中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
(1)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5)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标准
第一章绪论
1.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掌握共价键的性质和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3.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能识别常见官能团;
4.说出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会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第二章烷烃
1.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正确书写烷烃的构造异构体;
2.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sp3杂化及σ键的结构特点和特性;
4.了解常压蒸馏及沸点测定的原理及应用范围。熟悉常压蒸馏的装置,学会装配、拆卸仪器的方法及常压蒸馏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不饱和烃
1.掌握烯烃和炔烃的通式、系统命名法;
2.了解sp2杂化及sp杂化及π键的结构特点,能正确书写烯烃、炔烃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烯烃、炔烃的重要化学反应、来源及制法;
4.掌握毛细管法测定熔点的操作,熟悉测定熔点仪器的组装及使用;
5.验证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其鉴别方法。
第四章脂环烃
1.掌握环烷烃的命名方法及化学性质;
2理解取代环已烷的构象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芳香烃
1.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
2.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反应;
3.理解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4.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
5.了解常见多环芳烃及稠环芳烃的结构与性质;
6.验证芳香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其鉴别方法,进一步规范试管、滴管的使用,加热、震荡等基本操作。
第六章卤代烃
1.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及命名;
2.掌握一元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查依采夫规则;
3.了解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历程及取代与消除之间的竞争关系;
4.了解几种重要卤代烃的性质及临床应用。
5.验证卤代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第七章醇、酚、醚
1.掌握醇、酚、醚的命名方法、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
2.理解氢键对醇、酚性质的影响;
3.掌握醇、酚、醚的基本反应和鉴别方法;
4.了解重要醇、酚、酵在医药上的应用;
5.进行醇、酚、醚的性质实验。
第八章醛、酮、醌
1.掌握醛、酮的结构特点及命名方法;
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及不同结构的醛、酮在性质上的差异和鉴别方法;
3.了解几种重要醛、酮的化学反应及用途;
4.进行醛、酮的性质实验。
第九章羧酸及取代羧酸
1.掌握羧酸的系统命名方法、常见羧酸的俗名、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命名方法;
2.掌握羧酸及其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理解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4.了解几种重要羧酸及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性质及其用途;
5.验证羧酸和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会草酸脱羧和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
6.掌握有机酸合成酯的原理及方法,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掌握蒸馏、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
第十章对映异构
1.掌握分子的手性和旋光性之间的关系;
2.熟悉费歇尔投影式的书写方法;
3.掌握R.S构型标记法,了解D.L构型标记法;
4进行葡萄糖溶液比旋光度的测定,熟悉比旋光度的计算方法,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第十一章羧酸衍生物
1.说出碳酸衍生物主要化学性质;
2.熟悉几种重要的羧酸衍生物。
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1.掌握胺的分类、命名、性质,理解影响其碱性强弱的原因;
2.了解重要的胺在医药中的应用;
3.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和分类;
4.进行胺和酰胺的性质实验。
第十三章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
1.掌握常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法;
2.掌握呋喃、噻吩、吡咯和吡啶的化学性质;
3.了解其它杂环的结构及一般性质;
4.了解重要生物碱的结构,掌握其来源及用途;
5.进行在茶叶中提取生物碱的实验,进一步掌握回流加热的操作要点。
第十四章糖类
1.掌握重要单糖的结构、性质;
2.理解双糖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3.了解单糖、双糖的用途;
4.掌握葡萄糖的还原性;淀粉与1,的特性反应;初步学会蔗糖、淀粉的水解反应操作,
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五章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1.掌握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2.理解甾族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方法;
3.了解重要的甾族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第十六章高分子化合物
1.掌握多糖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了解多糖的用途;
3.掌握蛋白质的性质;
4.了解蛋白成结构和组成;
5.进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有机化学课程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实践技能提高。促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在化学课堂中落实,凸显化学学科全面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必备的品格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及全面发展。
1.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体现化学学科全面育人的要求
始终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有效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大国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素材融入化学课堂,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展示有机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科技前沿引领学生养成崇尚科学的情感态度,全方位反映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促进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化学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根本任务的正确理解。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客观、真实的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应用知识的机会,有效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情感认知的发展和化学学科思维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创设真实、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结合现实生产生活、社会热点和专业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有机化学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建构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文献检索、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等多样化方式解决问题。
3.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实验探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精心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实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学习、实验探究能力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设计实验探究教学内容时,应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实验探究,注重实验探究教学的时效性,避免出现实验探究表面化、程式化;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交流讨论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合理处理好教师引导探究和学生自主实验的关系,避免出现教师包办代替或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关注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对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促进学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进行主动的思考、归纳与总结、分析与解释、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4.融合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或自行开发个性化网络资源,突破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对网络资源的甄别和筛选能力。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制作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辅助化学课程教学,助力课堂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专业化分子模拟软件进行分子模拟和计算,直观化分子空间结构及化学键参数,降低学生对分子空间结构的理解难度;合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模拟危险系数、污染指标过高的化学实验,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及环保性,但不能完全以计算机代替真实实验教学;指导学生运用化学软件对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运用软件技术开展化学学习及数据处理的能力;教师应具有导向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评价。
(二)学业水平评价
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的学业水平评价在遵循导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多元化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不仅要考查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方面,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及时对评价结果合理进行反馈,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1.确定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的内容、水平必须与“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相吻合,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原则。评价内容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还要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发展方面进行考查,以评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在评价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构建对应教学目标,并生成与之对应的评价目标及对应的表现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测试题目和评价任务类型,并确定每一项的具体题目和任务数量。评价实践中,可以采用描述性语言评测学习结果和行为表现。
2.选择评价方式
学业评价应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的学业水平评价建议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在关注学生最终学习结果的同时,也关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以综合考查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手段包括课前预习测试、课堂提问与反馈、交流与讨论、课后作业、资料阅读与整理、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操作等。教师应充分认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开展评价的方式和策略,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科学制定评价标准,精心设计评价量表;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实施差异性评价,允许“多次评价,先后达标”,给予学生在不同方面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及时合理分析反馈结果,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现薄弱环节,采用激励教育促进学生调整学习态度、矫正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教学评价最常用的方式,也是评价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度的重要手段。应根据课程标准,以学业水平为依据开展终结性评价,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实验测试、学业报告评定等。理论考试是最终结性评价中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教师设计理论考试习题时,应明确指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学习要求;考核重点要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主,切勿将重点放在知识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进行测试,注意联系专业背景,生产、生活实际,选取客观、真实的情境,体现问题的实践性和探究性;试题类型要注重多样性,选取具有实际情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问题,既能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又能突出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要注重选取实际场景的真实性,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合理控制问题难度,切勿超越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
3.运用评价结果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依据之一,应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合理分配两部分成绩权重,最终结果可以采用百分制形式呈现,也可以以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等级形式呈现,建议化学课程作为考试科目设置的评价结果以百分制呈现,以考查科目设置的评价结果以四等级制呈现。评价结果不仅充分反映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度,而且也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检验。教师应合理分析和运用评价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化学课程学习中的差距,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补齐学习过程中的短板,促进后续课程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教师化学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教师应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材编写或选用
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化学教材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目标、实施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1.编写或选用教材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编写或选用教材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编写或选用教材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教材应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要求的内涵和发展水平,设计化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体系,努力将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化学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3.编写或选用教材要注意内容的适切性
教材应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重视情境、活动与问题解决的设计,使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增加教材的可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编写或选用教材要重视实验探究活动
教材应落实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所有实验,精心设计有科学探究意义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过程,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高度关注实验安全问题,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
5.编写或选用的教材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教材应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要注重为专业服务,将化学课程置于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选取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典型案例,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的支撑;要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6.编写或选用的教材要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材要与时俱进,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科学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化学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数字化资源、生活资源和实践基地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有利于实现化学课程目标,有利于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教与学的辅助材料等。学校应选用权威机构出版的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学生阅读的化学规划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化学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鼓励教师根据化学教育教学的需求,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开发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教辅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教师有效教学。
2.数字化资源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开发或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广泛收集、筛选与化学课程相关的数字化资源,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积极参与化学教育资源库数字化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主动学习的工具,指导学生使用专业的化学软件,将原子、分子、化学反应等微观事物构造出三维模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3.生活资源
鼓励教师将生活中丰富的化学资源进行开发并运用于化学课堂教学中,拉近有机化学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培育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看世界。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的价值。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实践基地资源
应与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到基地参观、调研、技能训练等实践活动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开设讲座,与企业共同开发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宿迁市中等职业学校2024—2025学年度
教学进度及考核样卷
有机化学 学科
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学期 | |||
周次 | 内容进度 | 教学时数 | 分专业要点说明 |
1 | 绪论 | 6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碳原子的连接形式;官能团的定义及常见的官能团。 |
2 | 烷烃 | 6 | 甲烷的结构特点;烷烃的同系物的结构通式及碳原子的杂化类型;烷烃的命名;烷烃的取代反应。 |
3-4 | 不饱和烃 | 8 | 乙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乙烯和乙炔的碳原子杂化类型;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烯烃和炔烃的加成反应;马氏规则的应用。 |
4 | 脂环烃 | 2 | 环烃的结构和分类;脂环烃的命名和性质;脂环烃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4-5 | 芳香烃 | 8 | 苯的结构及特点;苯及其同系的分类和命名;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常见的稠环芳香烃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 |
6-7 | 卤代烃 | 8 | 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卤代烃的命名;一元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扎伊采夫规则;以药上常用的卤代烃。 |
7-8 | 醇、酚、醚 | 8 | 醇、酚、醚的结构特点及分类;醇、酚、醚的命名;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及鉴别;醇、酚、醚在医药上的应用。 |
8-9 | 醛、酮、醌 | 8 | 醛、酮、醌的结构特点及分类;醛和酮的命名;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及鉴别;醛、酮和醌在医药上的应用。 |
10-11 | 羧酸及取代羧酸 | 12 | 羧酸及取代羧酸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羧酸和取代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和取代羧酸在医药上的应用。 |
12 | 对映异构 | 6 | 烯烃的顺反异构及命名;手性碳原子的特点及手性分子R/S,D/L构型的判断;了解手性药物在现代医药中的应用。 |
13-14 | 羧酸衍生物 | 8 | 酯、酰卤、酸酐和酰胺的结构特点及命名;酯、酰卤、酸酐和酰胺的化学性质及活性比较;酯、酰卤、酸酐和酰胺在医药中的应用。 |
14-15 | 含氮化合物 | 10 | 胺的结构特点、分类及命名;胺的化学性质及鉴别;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命名及化学性质;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命名;含氮化合物在医药上的应用。 |
15-16 |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 6 | 杂化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常见五元杂环化合物、六元杂环化合物及稠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的定义、常见生物碱在天然药物中生理活性。 |
16-17 | 糖类 | 4 | 糖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单糖、二糖及多糖的化学性质。生物体内常见的糖的类别及二糖、多糖的水解产物。 |
17 |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 4 |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分类;常见萜类化合物及名称;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在医药上的应用。 |
18 | 高分子化合物 | 6 |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高分子化合的分类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复习 | |||
期末考试 |
二、考试要点
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结构及命名;
2.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式的书写;
3.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三、试题样卷
专业《有机化学》期末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 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写指定的方框内)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CH4B.NaHCO3 C.CO2 D.HCl
2.分子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称为( )
A.同素异形体 B. 同分异构体 C. 同分异构现象 D. 同位素
3. 碳原子的价态通常是( )
A. 2 B. 3 C. 4 D. 5
4.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 )
A.3-甲基-2-乙基戊烷 B.1-甲基丁烷
C.3,4,4-三甲基己烷 D.2,2,3-三甲基己烷
5.下列烷烃中沸点最低的是( )。
A. 新戊烷 B.异戊烷 C.正戊烷 D.正己烷
6. 下列烃中,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 丙烯 B. 正己烷 C. 乙烷 D. 丁烷
7.乙烯和溴发生的是( )
A.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C. 聚合反应 D. 氧化反应
8. 下列关于烯烃和炔烃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 烯烃比炔烃更稳定
B. 烯烃和炔烃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烯烃和炔烃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烯烃和炔烃都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9. 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溴水混合可发生加成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与氯化氢混合发生取代反应
D.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丙烯
10.芳香烃的芳香性是指( )
A.具有芳香性气味
B.容易被氧化
C.难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易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性质
D.熔点较低
11.下列基团中能活化苯环的是( )
A.甲基 B.硝基 C. 醛基 D. 磺酸基
12.苯的硝化反应中,主要产物是( )
A.硝基苯 B.苯酚 C.苯胺 D.苯甲醛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A.酒精 B.醋酸 C.乙烷 D.氯仿
14.下列化合物中能用于灭火的是()
A.乙醚 B.丙酮 C.聚氯乙烯 D.四氯化碳
15.下列醇氧化得到酮的是 ( )
A.1-丁醇 B.2-丁醇 C.2-甲基-2-丁醇 D.3-甲基-1-丁醇
16.电视、报刊中报道的“毒酒”,其中有毒成分是指( )
A. 甲醇 B. 乙二醇 C.丙三醇 D.异戊醇
17.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
A. 苯酚 B. 乙醚 C. 甘油 D. 无水酒精
18.“来苏儿”的组成中有( )。
A.苯酚 B.乙醇 C.苦味酸 D.甲酚
19.2-戊醇发生分子内脱水,主要产物是( )
A.2-戊烯 B.1-戊烯 C.2-戊炔 D.1-戊炔
20.下列化合物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的是 ( )
A.CH3CHO B.C6H5CHO C.CH3COCH3 D. C6H5COCH3
21.下列化合物能与乙醛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
A.托伦试剂 B.乙醇和干燥HCl C.希夫试剂 D.稀NaOH
22.下列试剂不能与苯甲醛发生反应的是 ( )
A.托伦试剂 B.费林试剂 C.希夫试剂 D.高锰酸钾溶液
23. 下列化合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
A.乙醇 B.苯甲醛 C.乙醚 D.丙酮
24.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乙酸 B.甲酸 C.碳酸 D.苯酚
25.与醇作用生成的酯也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
A.甲醛 B.乙醛 C.甲酸 D.乙酸
26.下列化合物反应后能生成乙酸甲酯的是 ( )
A.甲酸与乙醇 B.乙酸与甲醇 C.乙酸与乙醇 D.丙酸与甲醇
27.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物质和其他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 ( )
A.丁酸 B.甲酸异丙酯 C.乙酰乙酸 D.乙酸乙酯
28.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酰化反应的是 ( )
A.二甲胺 B.甲乙胺 C.三甲胺 D.叔丁胺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胺的碱性都比氨强 B.叔丁醇是叔醇,叔丁胺是伯胺
C..胺都能发生酰化反应 D.苯胺易取代难氧化
30.下列关于苯胺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微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易被空气氧化成红褐色 B.苯胺有毒
C.能与NaOH作用生成盐 D.能与乙酰氯反应生成乙酰苯胺
31.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水解的是 ( )
A.N-甲基苯胺 B.对甲基苯胺 C.苯甲胺 D.乙酰苯胺
32. 猪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 )
A. 酯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皂化反应 D. 水解反应
33.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属于酯类 B. 天然油脂一般无固定的熔、沸点
C. 油脂通常比水轻,不溶于水 D.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成分多的油脂常温下为固态
34.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五元杂环的是( )
A.吡咯 B.呋喃 C.噻吩 D.吡啶
35. 下列属于酮糖的是( )
A. 葡萄糖 B. 果糖 C. 核糖 D. 脱氧核糖
36.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斐林反应的是( )
A. 葡萄糖 B. 果糖 C. 核糖 D. 蔗糖
37. 有关麦芽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自由的苷羟基 B. 能发生银镜反应
C. 水解得两分子葡萄糖 D. 其结构是β-1,4-葡萄糖苷
38.下列糖遇碘变蓝的是( )
A. 淀粉 B. 纤维素 C. 糖原 D. 薄荷醇
39. 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葡萄糖和果糖 B. 蔗糖和纤维素 C. 淀粉和纤维素 D. 蔗糖和淀粉
40.水合茚三酮可用于检出( )
A.乙酸 B.甘油 C.葡萄糖 D.色氨酸
二、填空题(共 10 分,每空 1 分)
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决定一类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基团称为_________ 。写出下列基团的结构:羟基 ,羧基。
2.下列结构①、②、③、④中,属于脂环醇的是,属于芳香醇的是,属于醚的是。
3. 蛋白质是由 主要通过键结合起来的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是由__________ 主要通过_________键结合起来的高分子化合物。
三、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或书写结构式:(共 15 分,每题1.5 分)
1.
2. 3. 4.
5.
6. 苯酚 7. 苯胺 8.呋喃
9. 乳酸 10. 邻羟基苯甲酸
四、完成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共15分,每小题 3分)
1.
2.
3.
4.
五、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共20分,每题5 分)
1.乙烷、乙烯、乙炔
2. 甲苯、苯酚
3.丙醛、丙酮
4. 2-氯丁烷 2-氯-1-丁烯